第(2/3)頁 雖然如今大旱之災已破,然而自己一時不慎竟致旱魃走脫,終有一日將再起禍患,最后藻光禪師留下“人王、法王各自照了”的禪語,便再次回到了山林深處修行。 “小施主,前幾日我在法堂之中修行,聽得堂后瑞應舍利塔夜半忽有鬼聲嗚嗚,平明更添刨掘痕跡,隱約猜到是旱魃尸怪前來報復,故而吩咐寺僧嚴加戒備……” 洪文定自始至終并未飲茶,反而仔細地盤問道。 “主持師傅,如你所說是藻光禪師破了旱魃墓穴,那已經是殘唐五代之時,為何尸怪會至今才開始猖獗,乃至于跑到城中害人?” 恒旻大和尚苦笑道:“當初藻光禪師除害之后,便料到此獠會卷土重來。他見古墓之上留有一道冥冥之中的神靈之氣,便告訴鄉人,如有鄉人死后愿葬在此穴,后代命格又有斗樞庇佑,不但能蔭蔽后人飛黃騰達,更能鎮住旱魃的風水命穴,讓它不敢妄動?!? 洪文定問道:“那真有人這么做嗎?” 恒旻大和尚干脆地點了點頭。 “自那之后,山民屢屢將先人葬在山上,以至于開善寺周墳塋遍地,幾無落腳之處,然而前宋之時卻,仍時常有旱魃作祟之事,只能靠著高功法師前來劾治。直至劉韐、朱松等墓建起,旱魃之事才徹底消弭,直到近日再起波瀾……” 隨后恒旻大和尚自嘲地笑了笑。 “命里無時莫強求,其實我家祖墳也在那座山上,但小施主你看我如今出家為僧,早年還被人打斷了腿,終究是命數不硬?!? 洪文定聽出了恒旻和尚言外之意,連忙繼續問道。 “主持師傅,莫非你清楚這里面出了什么事情?” 恒旻大和尚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才壓低聲音說道。 “那是自然。早年藻光禪師福德深厚,在此地建的瑞巖院不論是祈雨祈暢、驅蝗愈瘟,還是彌盜御寇、祛邪消災,通通靈驗非常。然而不知何時,崇安城中忽然來了一伙流民,暗中傳習起了什么凈鬳教。” “這伙流民常作妖妄之事,凈鬳教主乃一張姓之人,據說早年聚為礦盜之時,曾與一墓中老鬼學得法術,自此橫行霸道、壟斷城中諸多生意;又上書官府,在原先水門之外,另外開拆設立兩個水門,也正是這一舉,破壞了崇安縣城原本的山形水勢,讓旱魃尸怪猖獗難制……” ————————— 崇安城北的城隍廟外,有一座頗為堅實的青瓦老房,里頭住著一戶趙姓人家。趙家夫妻倆常年在外輸販貨物、經商謀利,故而家中平時常住的,只有早已到了嫁人年紀的姐姐,和一個遲遲未能開智的弟弟。 回到家之后的趙二官,自然被姐姐狠狠地數落了一頓,但還是頗為大度地收留了小石頭,并主動問起家里還有什么人,她可以代為傳書送訊,然而小石頭卻始終沒有回答,口中只說自己要等人回來。 翌日清晨,趙二官又便坐在城中運河之畔,雙眼不時地往運河對岸某處看去,而雙腳泡在了清涼的水中,手中的釣竿稍一拋甩,就輕飄飄地落到了河面之上,雙眼連忙轉了回來,緊盯水面上飄著的那根羽毛動靜。 而他的身邊的小石頭,自然也保持著同樣的姿態與模樣,學著趙二官在河邊垂釣,唯獨邊上多了一個嘰嘰喳喳的皂袍少女,攪擾得他們大半天都沒有一條魚兒上鉤。 “你叫小石頭對吧?你那師兄到哪去了?” “怎么不回話,我是問你師兄呀!就是那個武功很好,模樣很俊的那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