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幫主洪福齊天,不會有事的?!? 一名頭發花白的老乞丐緩緩說道:“多謝江掌門好意,幫主名喚吳六奇,現為掛印總兵官左都督,駐鎮饒平。” 此言一出,江聞立刻露出了笑容,用標準的方式掩蓋住內心的驚奇,又和范興漢對視一眼,果然發現他表情流露出的無奈。 “原來竟是吳將軍!大名久聞,卻沒想到與諸位有此淵源各位照這樣算來,豈非都是參將、游擊了?真是羨煞旁人!” 江聞皮笑肉不笑地吹捧了起來,倒是讓眼前的乞丐長老們笑得很是開心,看向江聞的眼神也和善了不少。 “江掌門不可胡說,不可胡說啊!” 一群人瞬間開懷大笑了起來,仿佛之前鬧內訌的不是他們幾個。 吳六奇,在金庸的小說中是天地會在清廷中的臥底,書中的他初為丐幫弟子,后來犯了錯誤被逐出,轉投清朝后立下大功才幡然悔悟,最后重新棄暗投明加入天地會,憑借武功和人品被陳近南任命為洪順堂紅旗香主。 可問題是這里非金庸江湖,而是似是而非的明清江湖! 真實歷史上的吳六奇因為嗜酒好賭曾經乞食度日不假,他先投南明成為總兵,但在清順治七年(1650)正月,明叛將尚可喜率清軍征剿粵東,吳六奇率先迎降,并為響導,招徠旁邑。 而在順治十二年(1655),吳六奇更向朝廷提出了強化海防的建議。次年清廷便宣布“海禁“政策。吳六奇趁機大治海艦,招募水師,會剿廈門,并招降南澳守將,以此打擊、封鎖鄭成功在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 他以降將身份在潮汕地區厲行海禁,并且大肆屠戮潮汕海民,死難者數萬不止,這樣才得到順治賞識,受封掛印總兵官左都督。 要知道,厲行海禁本就是削弱東南鄭家的重要手段,閩粵之間的潮汕又是鄭成功重要的兵源地和戰略要地,試問一個如此熱衷于反鄭立功的清廷紅人,怎么可能會倒向效忠鄭氏的天地會,陳近南又怎么敢收這樣一位生死仇敵呢? 金庸書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離奇的劇情,還是因為吳六奇和他出身的海寧查家的淵源。 吳六奇乞食度日的時候,據說是查家先祖查繼佐見到吳六奇談吐不俗,便以貴客相待,兩人徹夜長談,停留數日后贈以厚資,送他回故鄉廣東,這才有了日后的飛黃騰達。 康熙二年(1663),歸安(今浙江吳興)人莊廷攏招聘名士暗修明史,后因“明史案“事發,株連了查伊璜,吳六奇竭力營救,使查伊璜得以脫身,傳為美談。 這事跡在鹿鼎記中也有記載,然而這段因家族記憶而產生的故事,已經與真實歷史相去甚遠了。 這樣一個清廷紅人居然是廣州丐幫關帝會的龍頭,必定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訊號。這樣的朝廷要員,又怎么會莫名其妙失蹤呢? “江掌門,我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獨眼乞丐挑釁般地看了范興漢一眼,從懷里拿出一份很是精致的請帖,小心翼翼地放在江聞面前。 “吳幫主失蹤之事,興漢幫的朋友想來自然有辦法。但我們一直隱隱覺得,吳幫主這樣的朝廷要員絕不可能無故失蹤,或許只是我們身份低微,無法聯系罷了……” 江聞接過了一看,發現這就是傳說中廣州城兩大熱鬧事之一的“金盆洗手大會”請柬,龍飛鳳舞十分精美,寫的竟然是關帝會的名字。 “長老這是何意?” 江聞小聲問道。 “這是駱老英雄看在吳幫主面子,給關帝會送來的請帖,卻是抬愛把我們視作武林同道了?!? 獨眼長老停頓了一會兒,才感慨道,“可我們都是花子出身,無論如何也不敢去給英雄們招惹晦氣,眼下不如讓您代去一趟,或許能在會上見到吳幫主,又或者問問會上英雄,也好請他回來主持大局……” 話音落下,另外幾位長老也是大點起頭,一點反對的聲音都沒有,與之前連連嗆聲的狀態截然不同。 谷徺 但江聞知道,先前齊聲反對范興漢和如今支持他,都不過是權謀之術,只為了告訴范興漢一件事——關帝會的東西就算是拿去喂狗,也不會讓你碰一根手指頭。 江聞微微一笑,趁機拋出了自己的條件。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只要各位能告訴我南少林的消息,赴一場金盆洗手大會又有何難?” “南少林?他們在上月突然銷聲匿跡,平南王府搜查許久也沒有一絲下落,如今我們也未聽說線索。江掌門想知道這件事,確實只能由關帝會出馬了……” 年老乞丐和獨眼乞丐,顯然都是勢力較為雄厚的一方,不管何事都會防止對方坐大,連忙出聲道,“這件事我就應下了,一有消息會立即閣下!” “多謝!” 江聞手持請帖抱拳拱手,用眼神示意凝蝶趕緊把地上的金針拔走,隨后就毫不猶豫地離開。 關帝廟的大門敞開,見到江聞毫發無損地從其中走出,而自家長老們也魚貫而出,與他目送離開全無硝煙之色,門口的乞丐們皆是驚異連連,暗暗慶幸剛才沒有像那個愣頭青一樣動手。 “江掌門且慢!” 一聲沉吼出聲,關帝會的幾名長老都止不住面露壞笑,在火燭底下顯得陰晴不定、詭異非常。 范興漢上前兩步面色不善地看著江聞,似乎很是惱怒江聞方才出的風頭——自從方才壯乞丐也趁機走上來,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后,范興漢的臉色就更加難堪了。 “江掌門,我這不肖弟子所說,可是真的?” 范幫主的手下圍了上來,卻被他揮手驅散,獨自一人面對著江聞,目光炯炯。 江聞似笑非笑地看著他:“真的又如何?假的又如何?” 范興漢也是語調古怪地哈哈一笑:“若是假的自有門規懲處,若是真的,我這個范家門長,說不得就得討回一個公道了!” 江聞卻好像是也熱血上頭,絲毫不讓地對著范興漢說道,“好!既然范幫主有指教,江某敢不奉陪?不如我們借一步說話!” “請!” “請!” 兩人的語氣已然夾槍帶棒,兩邊的乞丐都很識相地讓開一旁,生怕被波及卷入,兩人漸行漸遠,來到了棲留所旁視線不及的邊上。 除了隨地搭建的窩棚,城市乞丐往往有自己的棲留所,一般是當地財主個人出錢或多人合力出錢蓋起來的,俗名“討飯屋”。 關帝廟旁棲留所的規模都不小,看上去至少也有七八間房間的大小,像這樣的棲留所就成了大小丐頭們的公廨了。正房中住著丐頭及其妻兒老小一家,中間的一間廳堂是丐頭辦公的地方,審案、行刑,就在這里執行。 關帝會的就大小乞丐按照男女分住兩廊廂房的通鋪上,能勉強算出這里的丐頭所統轄的乞丐大約有二百多名,不過此時住在棲留所里的,就只有三四十人。 兩人來到棲留所旁一棵芭蕉樹下,兩人的臉色瞬間不約而同地變了。 “范某多有冒犯,方才多謝江掌門解救!” 范興漢臉上的亢怒瞬間消解,轉而都是劫后余生的后怕,“這幫潑材竟然要把殺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安在我身上,當真是可惡無比!” 江聞也連忙謙虛地說道:“舉手之勞罷了!范幫主,也幸好你有急智配合,不然江某也只能是畫蛇添足?!? 所以說有些時候,搶先批評可能是保護,江聞方才化解矛盾的辦法十分有趣,明面上為關帝會乞丐長老站隊,為他們爭取統一內部的時間,暗地里卻給范興漢找了個臺階下,把殺害幫主的罪名弱化成了趁火打劫。 江湖矛盾往往都靠說和解決,就是因為面子不能輸,里子又不肯讓。這場戲里其實所有人都在打配合,而且所有人都以為占了便宜,才能有個體面的解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