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深夜里,宮巷中屋宇森森,竹柏倒影披拂,院里廢園池沼不僅倒映月光,也倒映出一幅幅燈燭搖晃、樹影攢動的景象。 在這座空無一人的大宅,此夜似乎有無數的樹怪木魅、翔集此處,紛紛棲息安臥著,想要渡過這片寂夜。 一座前明風格的古舊建筑里,矗立著一座同樣古老的家廟,門楹處處可見剝落開裂,可整齊鋪地的檐前石既寬且厚、不拼不裂,顯然也曾是一座浮華豪奢的門第。 只是此時,已經如火爐中燃盡的松木,只剩勉強如昔的幾分表相了。 空氣中有誦經聲緩緩傳來。 屋里的濃烈熏香已經改為無味的古香,他們能勉強說服自己這是清凈法相的義諦,誦經聲遲疑而急促,他們也能勉強認為是虔誠守心致使。 可他們自始至終,都沒辦法忽略彼此眼中涌動的驚慌無助。 門外游蕩的清兵已經發覺蛛絲馬跡,只是在蜿蜒曲折的窄巷中迷途失道,此時正派出更多的人手進入巷中搜索,大有誓不罷休的意味。 幾處望門大姓的遭遇歷歷在目,而紅陽教中的主心骨卻無法聯系,彷徨的香眾如墜迷霧,只能翹首以盼那微茫的信訊。 這些還不算什么。 曾經也有很多人想找到他們,最終還是迷失在了道路的枝椏里,可如今有更可怕的東西,正徘徊在古宅的橋廊屋牅之間,嗅探著他們的氣味…… 一連串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在門外響起,有節奏地敲動著屋門。香眾從窗戶往外看去,是一道瘦削頎長、逼近一丈的怪影。 怪影扛著直頂屋檐的哭喪棒,戴著頂高到離奇的尖帽,面部的位置伸動長舌,正在半空中滑膩扭曲地舞動著,纏繞成一道詭譎可怖的影子。 “它……又來了……” “第七次了……” 有人顫聲說著,卻被旁邊的人直接打斷。 窗戶縫中,又悄無聲息飄入一張色澤腥紅的薄紙,無孔不入地隨寒風落到了地上。 那上面用歪歪扭扭的筆觸畫著個四肢分離、筋骨碎裂的小人,卻頂著一張難以言喻的古怪笑臉。 “陰差勾攝,亡魂接引……快開門……” “你們做夠了虧心事,該上路了……嘿嘿……” 兩聲長長咿呀怪笑之后,庵堂再也沒人說話,低頭凝望鋪展開來的佛身古卷,等待著滿天神佛的昭示和賜福。 所有人都面露絕望,就因為某些心照不宣的東西。 今夜門口的勾魂使者游蕩了許久,他們每次壯著膽子開門,都只見到門外訇然無物、凄清一片,無形的恐懼感便驟然攥緊了他們的心臟。 于是他們從里面把大門重重緊鎖,發誓絕不打開。。 自古勾魂陰差只在將死之人面前現身,避免枉死者因為棧戀人間、化為厲鬼——如今鬼神徘徊于庵堂之外,豈不是說今晚這廟里的人,都要死于非命? 他們都想到了。 死期已經臨近,彼此之間似乎都能看見濃黑如墨的印堂,而門外陰差一定是懾于神佛塑像的先天清光,才遲遲不敢直接現身的! 外有清兵、內有鬼魅,他們只能等——等待曙天到來,等待妖邪退散,等待眼前的古佛聽見聞他們的祈求,前來搭救這些朝不保夕的可憐人。 可就在這時候,神龕中那尊被重帷遮擋、冷落已久的泥塑,卻忽然晃動震蕩了起來。 泥塑就像活了過來,有什么東西在里面東搖西晃著,不斷磕碰在木制的神龕邊緣,發出陣陣巨響。 庵堂中的人騷動了起來,此時已經不知道應該往什么地方躲藏。 即便隔著神龕帷幔,香眾都清楚地聽見了咔嚓一聲脆響。 隨著泥胎轟然炸裂,門外兩道衣著漆黑、面色慘白的影子又悄然出現,以怪臉貼著窗欞。用凄凄惶惶的低啞嗓音,聲音無孔不入地飄蕩在狹小沉悶的庵堂之中。 “不用假虔誠,你們那心眼中想得是甚……” “何須空禱告,我等豈口頭上能騙之人……” 就在一眾人等驚駭欲絕的眼神里,在木制神龕中的泥塑轟然碎裂后,神龕里忽然騰起滿屋的煙塵嗆鼻熏眼,遮蔽了視線。 有人想要沖出庵堂,卻被木門上的重鎖阻擋,只能徒勞拍打著、哭喊著,也有人試圖控制內心的恐懼而咽抑情緒,卻只能化成一道道扭曲的面容。 煙霧彌漫中,一道帶著戲謔的幽然聲音憑空響起,震起滿屋的塵土。 “既見本仙,為何不拜!” 聲音回蕩傳響,簌簌塵土自屋梁晃下,似乎有一道影子憑空飛起,踢翻了香爐神案,扯碎帷幕珠翠,翻然坐上了昂然出群的高處,俯瞰滿屋無頭蒼蠅般的香眾,泠泠然如高天神尊。 堂下嘩啦啦跪下了一大片,摩肩接踵緊挨在一起,哀求著高臺上的存在不要發出聲音。 民間傳聞里的種種神譴天責,讓他們不得不憂慮,如果得罪了某些小心眼的神仙,今后必將會遭遇種種不幸。 一定是近來只拜血佛,怠慢了庵堂的正神仙君,才會引來真身下屆,召令鬼差要勾銷他們性命的! “你們近來做過什么虧心事,還不速速說來!” 高臺上的聲音腔調古怪,再次響起,有人試圖抬頭覷看,面前的磚塊卻突然碎裂,仿佛被無形巨杵擊碎,留下了一枚深刻的指印。 庵堂中的香民連連叩首,急忙解釋道:“仙君明鑒,我等都是坊巷中的良善之輩,從未做過害人之事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