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平不記得,曾在哪里看過一句話:真相往往就在不經意間。 此刻,當安平郡主說出這番話來,他腦海中的迷霧瞬間散開,豁然開朗。 “我……我……”安平給嚇住了,支吾起來,忘了自己剛說的話。 不過,齊平也只是下意識反問,一拍桌子,興奮道: “我的確想差了,走入了思維誤區。” 長寧看來:“什么?” 齊平站在桌前,吐氣道: “我最早猜測,這些案子或許存在內在聯系,看似散亂無序,但必然存在一條暗線串聯,所以,試圖從卷宗中尋找十四起慘案共同點。 這個思路沒錯,但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點。 那便是……這十四起案子,未必全是對方的目標。” 頓了頓,他整理語言,說道: “郡主方才說,倘若十四起案子都涉及老一輩,那無論是什么恩怨,都不太可能沒人記得,這個道理,我們知道,匪徒自然也知道。” “讓我們換位思考,假定我們是匪徒,想要殺死一些人,但又不想被官府查出內在聯系,會如何?” 長寧公主眼睛一亮:“混淆視聽!” 她說道:“若是只殺幾戶,很容易被發覺異常,最好的辦法,便是多殺一些,將水攪渾,這樣一來,即便調查,也會被大量的無關線索干擾,從而掩藏真實目的。” 齊平贊道: “公主聰慧,就是這個道理。從已知看,這伙匪徒并非莽撞之輩,懂得用劫掠錢財來掩飾,每次出手,也都有準備。 這樣的人,很可能會故意殺一些無關者,制造信息干擾。 想來,這也是府城的人沒有將多起案子串聯起來的原因,在孫家滅門案前,對方幾乎沒有露出馬腳,直到這次。 因為某種原因,倉促動手,才讓我們找到了破綻。” 長寧公主頻頻點頭,緩緩踱步: “有理。若你的猜測為真,那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排除干擾。” 如何排除? 自然是將老一輩與江湖無關的案子剔除。 兩人目光匯聚在桌上,齊平迅速著手,挑揀起來,很快,桌上只剩下三份卷宗。 其中兩份,都與孫謙禮的人生經歷高度相似: 昔年戰亂,離鄉闖江湖,大約三十年前,攜帶金銀回到故土,創建家業。 三十年,不過兩代人,在這個年代,只要不揮霍,足夠做個富家翁。 這令齊平精神大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