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掩體紀元35年10月,簡易基地完工。 建設簡易基地的材料和工具,都是民用艦攜帶來的,所以在沒有任何基礎工業的前提下,就建成了幾個簡陋的工作區。 采礦設備,也由機器人運到了指定地點。 隨著開采工作的開始,人類第一次在另一個行星系的拓荒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幾天之后,隨著第一股廢氣排放到青女星的大氣中,冶金廠也宣告開工。 雖然冶金的主要能源都來自民用艦的核動機冗余,不過在冶煉過程中還是會產生一些廢氣。 在太陽系產生廢氣的工業都會建在太空里,當年地球在執行流浪地球計劃之初,地球表面已經沒有了任何會造成污染的企業。 “補水計劃”才讓大量的工業重返地球,只不過現代工業的污染已經很小。 但在青女星卻顧不得這些了,生死攸關之際,先發展起來再說。 接著塑形廠、3d打印廠相繼完工后,馬上就開始了機器人的制造。 而制造出來的機器人,馬上投入到了工業生產中,這使得青女星的工業體系呈幾何倍數增長。 在掩體36年1月,基地就已經具備生產高端工業產品的能力。 姜宇首先生產了大量的監控衛星和j195,對青女星進行了地毯式地搜索,同時實現了全球信號的無延遲覆蓋。 “小黑屋”的存在是姜宇所不能容忍的,他不允許人類的殖民地里,存在其它文明的探測器。 在幾十顆監控衛星的搜索下,不負眾望,很快就找到了兩個“小黑屋”。 緊接著一直在大氣層待命的j195, 撲下去就對“小黑屋”一頓胖揍。 如今已經實現了信號的全球覆蓋,j195已經不需要人類士兵駕駛, 完全可以由銀河三號遠程操控。 這樣j195可以在大氣層長時間待命。 拜姜十六所賜, 人類的智能單兵機器人, 完全可以把“小黑屋”按在地上摩擦。 也不知道就這么多“小黑屋”,還是“小黑屋”選擇了蟄伏, 總之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都沒有發現新的“小黑屋”。 不過姜宇還是有點不放心,對青女星地監控以及j195的部署進入常態化,一旦發現新的“小黑屋”立即出擊。 同月, 曹陽屬下的作戰參謀貝特蘭,率領二十艘民用艦,開始營救之前的戰斗中利用逃生艙逃生的人們。 姜宇命令他們首先營救幸存的官兵,因為青女星馬上就要具備生產軍艦的能力了, 而他手里卻缺少足夠的士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