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然在戰斗初期連續來這么幾下,戰斗就已經結束了。 就算是現在戰艦與戰艦的之間的距離拉到了三個木星那么大,連續來這么幾下,第二和第四軍團也沒有戰斗力可言了。 這次出擊一共配備了七門怪獸大炮,還有幾十艘戰艦專門為它們儲備反物質。 這就是艦隊中那三百多艘“其它類型戰艦”。 之后吳興海利用普通戰艦吸引敵人火力,擾亂敵人的陣型,靈活地利用剩下的怪獸大炮,開始還擊。 事實證明,敵軍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蓄力時間,要比怪獸大炮長很多。 三體星的先遣小隊,只好通過“走位”來躲避炮擊。 戰事一時之間變得非常焦灼,雙方各有損傷。 …… 此時的姜宇剛剛離開了土星軌道,正以15%光速的速度奔向柯伊伯帶。 他手里有一份科學院的分析報告,根據研究敵人武器的小組的分析,敵人大范圍使戰艦陷入癱瘓的武器,很可能是人為制造的量子風暴。 證據是在柯伊伯帶的科研設備,觀測到了來自戰場方向的量子異常。 研究人員建議,用量子波嘗試阻擋。 至于敵人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專家們猜測是一種暗物質武器。 敵人引爆了一定范圍內的暗物質,巨大的威力在巨大范圍里毀滅了五百多艘戰艦! 同時爆炸引起了空間上的震動,所以人們感受到的震動,是宇宙在顫動! 一直到距戰場八百個天文單位左右,這個顫動依舊存在,預計在三個光年以外才能減輕到無法探測的水平。 這是人類第一次遇到有“光年反應”的武器。 這份報告科學院先發給了在前線的吳興海,然后才發給了姜宇和雷迪亞茲等要害部門。 姜宇看過報告,久久不語,人類跟三體星人還是有明顯的差距。 特別是在暗物質方面,楊冬的幾個引爆模型都沒有成功,說明人類對暗物質方面的研究還有明顯的劣勢。 也怨不得楊冬他們,因為這些研究的起步都太晚了! 一直到現在,可能都還沒有補上危機紀元兩百多年的該有的科學進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