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早在半個世紀之前,胡廣寒就發現,引力不光是有吸引力。 它就像是電磁力一樣,也會出現斥力。 唯一不同的是,電磁力有兩極,或是互相吸引,或是互相排斥。 胡廣寒根據引力粒子和電磁力粒子自旋數的不同,認為引力應該是多級的,所以日常觀察中,幾乎全部都是互相吸引的觀察結果。 可是引力生成的原理是兩個物體互相交換引力子,所產生的吸引力。 在理論上兩個物體也可以通過排斥對方的引力子,從而產生斥力。 之前姜十六在設計jy101的時候,得到了許多靈感。 雖然只找到了對引力初級利用的門道,但是理論上來說,可以造出產生斥力的設備。 不過要通過多次實驗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比如引力如果是三極的,那么一極對二極、三極都有吸引力,要用兩個一極的力,或者兩個二極、三極的力,才能產生斥力。 當然,引力最有可能是四極,而且級數還在不斷地變化中,比電磁力的兩極復雜多了,。 只要不是機緣巧合下,遇到同一極的力,那么引力就會表現為互相吸引。 姜十六做過幾次實驗,終于成功造出了斥力設備,他立即將設備量產,安置在了“黑方”底部。 同時在一百千米左右的高空中,有一個不停調整自己方位的大型工作平臺。 為了節省工期,姜十六直接把十艘大型飛船鑲嵌在平臺上,為平臺提供動力,維持平臺的位置。 這個高度,重力已經不是很大,普通的核動機就能輕松抵消來自地球的引力。 在平臺上有三十六個大型引力設備,跟“黑方”上方的引力設備相呼應,即便相隔一百千米,平臺也能給“黑方”提供一定的向上的力。 再加上“黑方”底部的斥力,按照姜十六的計算,足夠拉起和托起“黑方”。 等“黑方”接**臺后,在喪失力大部分重力的情況下,十艘飛船的動力,也足以把“黑方”帶到更遠的距離。 只不過在大氣層中的平臺,以及“黑方”底部的平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