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十六繼續道:“智子封鎖了我們量子電腦的研究,給人工智能的下一步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就像我身邊的那些機器人,看上去智能水平很高,但是它們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命令。 “比如倒杯水、巡邏、開車、攻擊、押送等簡單的命令,太復雜的命令,比如進行一場突襲戰或遭遇戰,必須不停地給他們下達命令!” 除了姜宇,其他隨行人員都心說,你這下的都是些什么命令? 姜十六舉例子道:“再比如讓他們修電視,只要它有相關的技術資料它也能修,但是如果是電視的某個部件壞了,它們就沒辦法了。 “它們‘想’不到去買部件,也‘想’不到自己做個替代品。 “不是它們笨,而是一臺普通電腦,給不了它們復雜地解決方案。 “只有讓它們的‘大腦’做本質上的升級,才能才會‘想到’出門去買配件。” 說到這里姜十六嘆了口氣:“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平時我們的走路,開車,甚至擰個螺絲,放在智能機器人身上,都是一個巨量的計算和程序。 “還有人臉識別,做判斷等等,有時候我都真佩服我們的大腦。 “我用了很長時間,才讓我做出來的機器人自己會躲車,完成一些散步、打籃球之類的基礎運動。 “但是接下來的研究,電腦就不給力了,如果我要讓機器人完成更有難度的操作,可能要讓他背上幾十公斤的電腦! “那樣光這臺電腦,就會‘抽干’機器人所攜帶的能量,還不一定能達到我的要求!” 姜宇點了點頭:“所以你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對!”姜十六小聲道:“既然電腦不行,只能拿人腦來湊。” 接著他上前一部,打開了墻壁上的一個圓形麥克風:“劉力,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款j-3型雙傳感機器人!” “好的。”那名正在操作機器人搬東西的試機員劉力道:“大家看到我穿的這身設備,可能會覺著我的動作很笨重。 “其實并沒有,在設備開啟前,的確是很累贅,在設備開啟后,就做了減重處理,我的身體上幾乎感受不到任何來自設備的重量。 “大家看!” 說著話,劉力努力一跳,他在儀器里面只是往上跳起了一小段,機器人的雙腳卻離地四五米高,這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極限。 劉力繼續介紹道:“這套系統的運動上限,是根據機器人那邊來設定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