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綠茵計劃”項目組的總負責人是齊光祿,他帶著姜宇直接去往實驗室。 一邊往實驗室走,齊光祿一邊紅光滿面地道:“去探望您那天,要不是看您實在太虛弱,我當時都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您了。” 齊光祿的亢奮情緒也帶動了姜宇,他笑問:“哪個組有突破了?” “您可能想不到,”齊光祿道:“是第四小組! “他們成功用二氧化碳制造出了人造淀粉!這絕對是一個可以改寫人類歷史的創舉!” 姜宇自然知道著意味這什么,現在人們食用或者工業用的淀粉,都是要通過農作物的周期生長來獲取。 人造淀粉,將是對傳統農業的一種另類取代! 而且還是用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別的不敢說,這絕對可以幫助到人類舉步維艱的太空事業! 試想,在太空中需要被過濾的二氧化碳廢氣,竟然能制成能吃的淀粉! 這將是多么牛逼的生態可循環系統! 姜宇激動地握住齊光祿的手:“詳細說說!” 齊光祿介紹道:“這個項目之前在天津就開始了,可是‘失意的兩年’,讓這個項目停頓,后來有開始大力發展航天行業,這個項目就下馬了。 “經過我們的考察,感覺這個項目的可行性很高,就拉入了第四小組里。 “果然不負眾望,去年終于取得了技術突破,經過一年的不斷優化,已經完全到了可以量產的階段。” 姜宇嘆了口氣:“光悶著頭發展航天事業就像是過獨木橋,你看農業上一個突破,省去了飛船的維生系統多少事兒。 “誰也不知道下一個不起眼的技術突破,會給航天事業帶來多大的便利!” 在姜宇的感慨中,一行人來到實驗室,研究人員給姜宇做詳細的介紹。 淀粉的化學式是六個碳,十個氫,五個氧,從化學構造上來看,水加二氧化碳就能組成淀粉。 所以淀粉也叫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人類從食物中獲取的主要能量。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沒見過水和二氧化碳攪拌在一起就能成為淀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