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宇結合自己在社會學方面的學識,對于孔祥提出的“兩條線”的理論非常認同。 社會發展到今天,看似是一個個巧合推動著社會在發展,但其實這些巧合是有規律可尋的。 比如農耕的出現,可以解釋為是經驗積累和技術積累的過程。 但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因為冰河時代漸漸結束等原因,讓人類部落的人口逐漸增多,靠采獵已經無法果腹。 那么為了生存,人們只好想別的辦法找吃的。 農耕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逼出來的,長江流域進入農耕文明的時代比黃河流域要晚,其根本原因就是,長江流域草木茂盛,食物豐富。 人們沒有太大的生存壓力,所以才沒有急著進入農耕時代。 至于孔祥所說的第二條線,姜宇也認為它是存在的。 第二條線比“生存行為”要更復雜,奠定了現代社會的基礎,姜宇認為在經濟、財富、科技的基礎上,還要添加權力。 現代社會發生的九成九以上的事件,都能用這四項中的一項或者多項進行解釋。 可以說掌握了它們在社會學意義上的概念,就等于掌握了現代社會的本質,就能對人類的大部分行為做深刻地解讀。 孔祥的理論一共占了“毒蘋果計劃”三頁的篇幅,最后一頁才是關于“私有制極端化”的論證。 結合人類的本性,以及現代社會的規律和基調,孔祥認為人類的經濟和科技都已經在失控的邊緣。 他以經濟為例,這本來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的偉大發明,現在卻已經完全淪為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工具。 經濟已經不再給人類帶來實惠,反而在傷害著大多數人。 因為西方構建的剝削體系,非洲、南美洲等地區一直在向歐美輸送財富,所以經濟對人類的傷害還沒有蔓延到全球。 當西方的大多數人也開始被經濟深深地傷害之后,將會刮起一場席卷全球的反抗經濟模式的浪潮。 這并不代表著災難將要結束,恰恰相反,是代表著更大災難的到來。 孔祥認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新的體系能頂替經濟體系的位置,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對現有的經濟體系縫縫補補。 這也就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私有制”依舊是主流。 得利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財富,一定會放大“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類的教條。 基因改造技術和腦插技術,會讓得利階級加快對“私有制”的極端化進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