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個實驗,姜宇讓十六牽著自己的手,兩個人一起在走廊里溜達。 如果沒有一個i-3機器人緊跟在后面,時刻準備著保護十六。 如果不是周圍壓抑的環境,姜宇更愿意營造一個散步的氣氛。 他問十六:“看樣子以前沒有人這樣帶著你出過門,盡量放松一點,不要緊張。” 十六有些僵硬地握著姜宇的手:“好。” 姜宇點了點頭:“我們聊點別的,你本來打算用什么方法尋找宇宙的‘信息交匯處’?” “進入四維空間。”聊到這個,十六多少放松了一點: “四維的信息進一步多元化,有些在三維空間只能觀察到表象的事件,在四維空間可能都可以用肉眼觀察到。 “于是我嘗試著去建造一個觀察四維空間的觀察儀,可是幾次嘗試都失敗了,對于四維,人類應該還有很多關鍵的定律沒有發現。” 姜宇道:“你有沒有想過,宏觀上的四維空間已經不可能再現。我們現在的三維空間就是四維空間降維來的?” 不知道為什么,姜宇說出這番話后,竟然有種劇透的既視感。 在發現四維碎片之前,物理學界對四維空間的主流描述,是疊加在三維空間之上的維度,或者是凌駕于三維之上的維度。 十六又陷入了沉思,任由姜宇牽著他去了地下四層。 過了大半分鐘,十六才道:“你這個想法很奇妙。” 姜宇笑了笑繼續剛才的話題:“進入四維空間的嘗試失敗了之后呢?” “我想到黑洞可能是進入四維的‘天然入口’,但是我制造黑洞的研究被他們阻止了。”十六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模樣: “我都想到如何改良粒子對撞器,或者利用最容易取得的電磁力,制造真正的黑洞了。” 姜宇咧了咧嘴心說:“只要是個正常人就一定得阻止你啊!” 他問:“你有沒有想過,在地球上制造黑洞的后果?” “想過。”十六回答說:“很可能制造出來的黑洞,會通過吞噬周圍的物質,質量迅速變大。 “因為它極高的密度和吞噬一切物質的特性,沒有什么容器能容納它,而力場的技術現在又很不成熟,制造出來的黑洞將可能會沉入地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