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漢帝國的能源立即多到用不完,所有沒脫水的人都可以放肆地吹電暖氣或空調。 有了足夠的能源,生產力也迅速提升,一座座廠房重新恢復了生產,更多的人被“浸泡”,投入到了大建設當中。 而他們的生產環境溫暖如春,根本沒有嚴寒的感覺。 由于地熱被充分利用,許多肥沃的土地解凍,糧食產量增加,然后更多的人“浸泡”。 看到這樣的結果,曹操不斷地傾斜資源,建設更多的發電站。 大地上涌現出了不多見的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潮。 這時候,監天司的官員發現,太陽正在越來越大。 這又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長達十幾年的嚴寒將要結束,溫暖的夏季將要來臨。 果然,隨著太陽越來越大,先是持續了一年多的春天,接著夏季如約而至,大地隨之變得熾熱。 全球溫度比人們的恒定體溫超出了三十多度,在室外十幾分鐘就能中暑,大半個小時就能熱死。 好在漢帝國早就做好了準備,利用巨量的能源在給部分區域降溫。 姜宇頭一次見到像山丘大小的“氣候空調”,空調所產生的冷氣,可以影響方圓十幾里的氣候。 空調的冷氣和大氣層的炎熱,讓建有“氣候空調”的地域經常處于雨水天氣。 就算是這樣陰云密布的天氣,也比熾熱的夏天要好受。 現在已經有將近30%的人都處在正常狀態,隨著“氣候空調”越建越多,脫水狀態的人只會越來越少。 這一切都是因為諸葛亮的謀劃,以及楊冬的技術支持,曹操決定大宴群臣,表彰這兩個人的功績。 直到此時姜宇才把游戲時間調到正常,這是屬于楊冬的光榮時刻。 在宴會開始前,姜宇和楊冬在露臺上欣賞著已經有卡車輪胎那么大的太陽,以及兩顆乒乓球大小的飛星。 飛星在短時間內變成太陽的現象依舊存在,原先的太陽則會變成飛星,兩者交換的時間毫無規律。 姜宇猜測道:“會不會是三顆恒星的引力互相吸引,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三體運動,而行星是繞著這三顆恒星的外圍公轉?” “很有這個可能!”楊冬道:“我對三體問題了解不深,但知道那是無解的數學難題,到現在為止也只不過有一些特殊的運算模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