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民沒想到,這李愔居然如此傻,不往別處逃走,居然回了蜀縣。 若是他逃到某處,隱姓埋名,自然是很難做找到他。 然而,這李愔居然回了益州蜀地,這不是找死? 大殿之上,李世民派出武侯衛大將軍后,臉上露出不屑的神色,輕蔑的說道: “廢物就是廢物,那怕放下狠話,依舊是廢物。還造反?跑到朕給他的封地去造反,以為那片地方,就是他的了。可笑至極!” 下方,無數大臣也都笑了。 尤其是李承乾,甚至好開口說: “父皇,這李愔,大概是覺得您會既往不咎了吧!” “哼,做夢,如此大逆不道,朕豈能既往不咎?” 李世民實際上是很小氣的,李愔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忤逆他,他如何能忍? 這事兒,他倒是,也沒有過多再說。 因為眼下,蝗蟲的事情,更讓他頭疼。 罪已詔這事兒,他的確是準備下了。 不下不行啊,現在民間輿論太大,大家都說李世民得位不正,引發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他若是主動把這些責任飽覽,或許還能讓人覺得他敢作敢當,是個有責任的皇帝。 如果不飽覽責任,反而讓人覺得他在逃避。 反正,得位不正,惹怒老天,降下災難,民不聊生,這些帽子無論他承不承認,都得戴上。 “各位愛卿,錯誤,朕可以承認。但,解決之法,也需拿出來。 否則,朕的認錯,就只是坐實朕的責任,而沒有切實解決問題。” 下方大臣面面相覷。 蝗災這事兒,解決起來何其困難? 如果有辦法的之前暴發的幾次蝗災,豈不是已經解決了? 見大家都沒有說話,李世民臉色難看。 隨即開口說: “朕,倒是有個法子,既可以解決蝗災,還可以解決百姓們饑餓問題。” 大臣們聞言,立馬都來了興趣。 就聽李世民說: “這蝗蟲……可否能食用?” 戶部尚書戴胃出列:“陛下,倒也確實有人吃過,似乎是,沒什么問題。” 不過緊接著,刑部尚書李道宗就出列開口: “陛下,吃蝗蟲,恐怕不妥,這蝗蟲乃是災難,在民間,被視為上天之罰,甚至有濃重的神秘色彩。讓百姓們吃蝗蟲,這……恐怕很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