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十六萬里,北都羅酆山。 上有夜光闕,下列九府官。 陰陽生死育,殃注停其間。 羅酆山周回三萬里,高二千六百里,上有酆都城,北陰天子殿,洞天六宮,閻王十殿,下有十八層地獄,無數鬼神居住其間,乃是整個地府的核心區域。 據說,羅酆山乃是上古不周山倒塌后,留下的半截根基,但那純屬謠傳。 羅酆山四周,有著九道泉水,分別是酆泉、衙泉、黃泉、寒泉、陰泉、幽泉、下泉、苦泉、溟泉,它們匯集到了羅酆山周遭,匯成了一片汪洋。 因此,這片汪洋就被稱為九泉,也被稱為九幽。 據說,九幽之下,乃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九泉之水都向著下方流淌,但流淌了千萬年,也沒能灌滿下方的深淵。 李凡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潛入九幽之下,尋找極陰之水的蹤跡。 嘗試著探出神識,李凡發現,他探出的神識悄無聲息的就被吞噬了,根本無法探入水面之下。 和奈河一樣,九泉之水乃是極穢之物,能污損功德壽元,傷及道行,若想穿過這九泉之水,去往九幽之下,無異于癡人說夢。 想要前往九幽之下,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下入十八層地獄,然后繼續下行,去往九幽。 在汪洋邊界處,有幾首小船,搭載著渡海的亡魂,在羅酆山和往生路間來往穿行。 汪洋之上,波濤洶涌,陰風怒號,漆黑的水面之下,看不出有多深。 緩緩降下云頭,李凡落到了渡口處。 他周身的仙光如同黑夜中的燭火一般顯眼,渡口處的鬼差趕忙上前迎接。 “不知上仙駕到,有失遠迎!” 李凡擺了擺手,淡然說道:“我要去酆都面見大帝,有空船安排一條給我。” 鬼差不敢怠慢,趕忙將最好的船騰了出來,送李凡過海。 說是最好的船,實際上就是個爛木頭釘成的舢板,一個老擺渡在后方搖著槳,奮力在海面上前行。 老擺渡雖奮力搖槳,但還是花了一個時辰,才抵達了羅酆山下。 屈指彈出了一顆金瓜子,李凡便飄然下了船。 老擺渡手忙腳亂的接住金瓜子,感激不已,在船上朝著李凡的背影連連叩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