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回北京的飛機上,三位小領導人看著下面山巒起伏的大地陷入了沉思。 “我真不知道這樣還能維持多久。”華華說。 曉夢說:“生活總是不容易的。孩子們現在還沒有擺脫小學生的思考方式,不過他們慢慢會適應的。” 華華搖搖頭,“我表示懷疑。我覺得大人們為我們制定的生活方式未必行得通,他們是從大人的角度來考慮孩子的,他們并不真正了解孩子的特點。” 曉夢說:“沒有別的路可走,要想得到味精和鹽,就得付出艱苦的勞動。” 經過公元末那生動的一課,味精和鹽在孩子們口中已經成了經濟基礎的代名詞。華華說:“艱苦的勞動不等于痛苦的勞動,不等于沒有樂趣和希望的勞動,孩子應該有孩子的勞動方式。眼鏡說得對,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孩子世界的內在規律。” 于是,他倆把目光投向坐在后面的眼鏡,在整個視察過程中,眼鏡的話都很少,只是默默地看。他從不當眾發表意見,有次在視察一家大企業時,對方非要讓他這位小首長講話,他面無表情淡淡地說:“我只負責想,不負責說。”這話后來成了一句名言。現在,他還是那副樣子,手端咖啡杯,面無表情地望著窗外的白云和大地,不知是在欣賞還是在思考。 華華沖他喊:“喂,博士,你總得發表點看法啊。” “這不是真正的孩子世界。”眼鏡冒出一句。 華華和曉夢都吃了一驚。 眼鏡說:“你們想想,超新星給人類帶來的變化有多大?世界上突然只剩下孩子,還有隨之而來的其他巨大變化,隨便舉一例吧:現在的社會已成了一個沒有家庭的社會。要是在過去,僅此一項,就足以使整個社會形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剛剛過去的懸空時代也證明,孩子世界有許多我們以前想象不到的問題。可現在呢?現在的一切與大人時代好像根本沒什么本質的區別,社會還是在按照原來的軌跡運行,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曉夢問:“那你覺得應該是什么樣兒的才正常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