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09章 受命于天,即壽永昌-《海上升明帝》


    第(2/3)頁

    “奏樂!”

    一通鼓樂畢。

    朱以海將一道詔敕交給禮部官員,禮部尚書張岱接過詔敕,當殿宣讀,這是太子加冕即位詔敕。

    詔敕宣讀畢,禮部侍郎捧旨到奉天門再次宣讀,詔告天下。

    再奏樂。

    太常博士與東宮詹事請新皇入冠席。

    一遍遍的奏樂,一遍遍的復雜儀式。

    內閣首輔兼總理處首席大臣文安之負責端上冕服給皇帝,太宗令唐王朱聿鍵負責在一邊把新皇原九毓九章冕服除去。

    太上皇朱以海為新皇把十二毓十二章皇帝冕服為新皇穿上。

    禮部尚書在一邊司儀主持,百官觀禮。

    九毓九章除去。

    十二毓冠十二章服換上。

    當玄衣纁裳革帶赤舄蔽膝一一換上,最后是那由七色玉珠串成的十二毓平天冠。

    前后各十二串玉珠,每串十二顆,各由七色玉珠串成。

    平天冠有些沉重。

    戴上了平天冠甚至會摭擋視線。

    雙手捧起,放在了新皇低下的頭上,扶穩后,朱以海拿出冠紐中的玉笄,用其把冠固定在了皇帝的發髻上。

    “皇帝。”

    “冕冠沉重,象征著責任之重,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當你戴上十二毓冕冠這一刻起,你就不再是一個凡人,你是天子,昊天之子,萬民之主,皇權天授,也是億萬子民的擁護,你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言人,也是人間億萬百姓的代表,你以后一言一行,都必須三思而后行。”

    “冕板上黑下紅、前圓后方,這象征著天圓地方,后比前高一寸,呈向前傾斜之勢,有前俯之狀,象征著君王關懷百姓。”

    “帽卷表玄里朱,帽圈用金片飾成,正前方飾以玉蟬,意為受禪于天。”

    “系在冠圈上懸在你耳孔外的這兩塊黃玉,叫做填,俗名充耳,懸于兩耳邊,象征君王有所聞有所不聞,不能輕信讒言。”

    “這十二毓珠,以五彩絲線穿七彩圓珠而成,前后兩段,象征著君王有所見有所不見!”

    ······

    朱以海為新皇加冠,替他固定好冕冠后,還將冕冠上的一個個部件的特殊含義告訴給新皇,再一次提醒皇帝其責任與義務。

    “你玄衣赤裳上的十二紋章,那是山月星辰等,日月星辰,取其明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

    十二章紋乃是我華夏三皇五帝時代就已有之禮儀制度。”

    新皇加冕完畢。

    “兒臣定牢記圣人教誨,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要求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山代表穩重,征要求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龍變化多端,要求帝王能善于審時奪勢的處理國家大事。

    華蟲,要求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之器,要求帝王忠、孝美德······”

    “很好,但愿你能牢記。”

    “朕再傳你一樣東西。”

    朱以海從自己衣內拿出一個錦袋,在群臣好奇目光中打出,那是一方玉。

    首輔文安之離的近,看到這是方玉璽,一角還鑲著黃金。

    金鑲玉。

    傳國玉璽。

    另一邊的唐王也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想到了這些。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

    朱以海將這枚金鑲玉璽舉起,正面刻有八篆字,形同龍鳳烏魚之狀。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朕將此傳國玉璽,傳授于爾。”

    泰安帝望著這傳國玉璽甚至有些愣神。

    這個傳國玉璽的名氣太大了,傳說秦始皇統一天下,特以傳世珍寶和氏璧制作一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

    我皇權受命于天,國運必然永久昌盛。

    在中國歷朝歷代,傳國玉璽都是極有象征意義,而不僅僅是個皇帝璽印,這更代表的是國家、正統。

    “傳國玉璽不是早失落了嗎?”

    “朕找回來了!”

    據傳,秦始皇當年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皇始將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風平浪靜,玉璽也就失落尋找不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大安市| 彰武县| 乾安县| 海南省| 金湖县| 福贡县| 肃南| 荥阳市| 班玛县| 永定县| 成安县| 江西省| 东丰县| 山东省| 林芝县| 永昌县| 敦煌市| 临江市| 武安市| 鸡东县| 连云港市| 金门县| 昌邑市| 阳江市| 临武县| 济阳县| 林西县| 荣成市| 长乐市| 绥芬河市| 拜泉县| 张家川| 凤冈县| 博爱县| 安达市| 伊吾县| 荔浦县| 甘南县| 金阳县|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