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功勛-《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上萬人馬,分散隱匿于門山、白塔山諸島。
各路夜不收乘小艇在海寧沿海各地登陸,刺探情報,其余人留在島上享受難得的空閑時光。
午后。
楊伯興回到旗手營的營地,來到家丁隊下營處,因為眼下還是夏季,在島上立營也方便,砍幾根樹干搭起,再綁一塊氈布,外面再鋪些樹枝,一個簡單的宿營帳就好了,一什十人一間。
“隊總。”
六個草棚圍在一起,中間還圍出一塊空地,簡單的用刀斧清理過,士兵們見楊伯興回來,都起身喊道。
“嗯,坐吧。咱們隊今天休息,殿下剛才特意召我過去,咱們隊上次的戰功已經下來了,賞銀也下來了。”
眾人聽說,都臉露興奮之色。
“都別猴急,銀子下來了一會就發,分毫不會少的,但是今天有空,我們也要做一下戰斗總結,好好開個會,不足的地方要吸取教訓改進,大家有好的一些建議呢,也積極進言。”
旗手營家丁隊比一般的隊要多二十人,總共六十人,他們都是原先各營中挑選出的彪悍精銳,連補充的新兵都是那種力氣特大長的魁梧高大的,且基本上都精通拳腳或是刀槍的。
做為監國近衛,每個人也很自豪,雖然幾次打仗都沒怎么有機會沖在最前線,但畢竟也還是撈著些邊腳的。
幾場戰斗下來,他們這一隊親軍也是只幾個人受了點輕傷,一個減員都沒。
“前什什長趙得勝。”
“到!”
楊伯興點了他的名字,“就由你先說吧。”
趙得勝站起身來,環顧了下大家,撓了撓頭,“我就覺得吧,咱們旗手營親兵隊,不論武藝還是裝備,那都是全營最好的,可每次咱們都沒什么機會沖在前面砍韃子立功。”
“下次能不能讓我們也當一回排頭兵?也給咱一個立功的機會?殺一個韃子十兩銀子呢!”
隊中的文書提著筆在一邊做記錄。
“中左什什長張大彪,你接著說。”
張大彪跟趙得勝號稱親兵隊兩大門神,個個長的彪悍魁梧,人一站直來,跟拔起一座小山似的,他原來不是兵,是在寧波時才招的兵,早年碼頭上扛過活,下海跟著船,據說他從小是個孤兒,被一個老道人收養,帶著身邊云游天下,學了拳腳槍棒甚至還會煉氣內勁點穴功夫。
大家親眼見識過這個家伙,一手提一桶水還能飛檐走壁如履平地,甚至還真能點穴,被他點到穴位,能直接把人點暈倒在地。
“我覺得咱們是殿下的親軍,最大的職責就是保護好殿下,只要能保證殿下安全,那就算是有功,沖鋒打頭的事情交給其它營便是。”
后什的什長也站出來道,“我覺得也是,各有分工嘛,所以不能總按首級論英雄,咱們隊注定不可能砍到多少首級,但咱們的功勞不比其它人差,這論功分賞的時候,咱們也沒道理比其它人手。”
楊伯興認真的聽著,文書則努力的記錄著。
開戰后總結會議,這是監國親自定下的規矩,要求每一場戰斗后都要開這個會,而且大家都要發言,并做會議記錄,最后隊長還要負責出一份會議總結。
楊伯興本是個打柴樵夫,真論本事,隊里基本上比他強,但他當初跳海殉國,被監國贊賞忠義,特召到身邊侍從,一路從親兵到什長再到隊長。之前親兵隊的隊長是個騎射了得的老兵,如今已經升任到其它營做哨總,就是其它幾個很能打的老兵什長,也都調到各營任隊總去了。
楊伯興升任了隊總,不服氣的還是有的,但是后來那些公開挑釁楊伯興的老兵們,也陸續被調走了,多是升遷到其它營去了。
如此一來,楊伯興的隊總位置也是坐穩了,甚至隊中比較跋扈的老兵們也沒剩下幾個,現在的家丁隊,一隊六十人,加上隊總隊副文書護勇等十人,實際上是七十人。
沒了那些老**子,反而更團結。
楊伯興也很感激監國的信任,很努力的在帶好這個隊,他平時訓練也比大家付出更多努力和汗水。
他認真的傾聽著大家的發言,現在隊里主要是三種聲音,一種是認為他們論本事屬于上等,但打仗卻沒機會打頭陣,立功的機會少了。
第二種則認為他們是監國親軍,保護監國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金寨县|
获嘉县|
昌吉市|
罗田县|
神池县|
格尔木市|
闽侯县|
屏山县|
扎鲁特旗|
东莞市|
焉耆|
无极县|
博兴县|
嘉祥县|
长顺县|
甘洛县|
开平市|
文山县|
那曲县|
惠来县|
宣恩县|
鹰潭市|
同江市|
新疆|
东乌珠穆沁旗|
应城市|
建始县|
仙桃市|
江安县|
曲阳县|
夹江县|
常山县|
环江|
东明县|
云龙县|
宜城市|
安塞县|
利津县|
清涧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