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章 起義-《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朱以海站在甲板上,極目遠眺。

    藍天碧海,端是好風光,戰船乘風破浪,向北而行,一邊是中原飽受戰火,正是人間煉獄,一邊卻是這海上無限風光,讓人恍惚。

    除了此時的朱以海,此時的大明人,面對局勢尤其是對面韃虜,要么就是極端的畏懼,認為八旗無敵,大明必亡不可阻止。還有小部份人則是有些過份的自信,認為東虜終究不過那么二三十萬人口,就算這些年征蒙古威朝鮮,一路打入了關中,那也不過是一時僥幸,現在已經達到極限。

    而大明三百年江山,依然還可以重整旗鼓,只要收拾人心,實力仍要強于韃虜,最起碼也可以劃江而治,保東南半壁江山的。

    至于說先前一路高歌猛進打進北京城的闖賊李自成,現在已經沒有人再看好他們了,雖然當初闖賊入京時,一路上無數大明的文臣武將選擇投順,許多書生士人也跟著依附,認為江山易主,王朝換姓了。

    可現在,大家都認定,那些闖賊西賊都終究是上不得臺面成不得氣候的。

    老朱不贊成張名振的過份自信,但也沒有公開打擊他的樂觀,反正在他計劃里,也是要抓緊時間去趟定海和舟山的,甚至在他的計劃里,舟山群島將是現階段抗清的大本營根據地。

    所以無論如何,都得抓緊時間去見王之仁和黃斌卿這兩個總兵,還得趕在唐王即位前把兩人招納過來。

    “張卿跟王總兵關系很好?”

    “嗯,當年在京師胡混的時候,我跟王總兵也算是志氣相投。”

    浙江鎮倭總兵官王之仁,有個兄長叫王之心,乃是天啟、崇禎朝的大太監,崇禎年間曾監軍京營、提督東廠。這死太監行事狠辣,他提督東廠時不知道辦過多少冤案,堪稱京師一虎,還攢下了億萬家財,被人暗里稱做太監里第一富。

    有這樣當權得勢的大太監兄長,王之仁自然也仕途通暢。要說來,其實王之心也是半路出家凈身入宮當太監的,原本也只是個無賴混混,后來因為賭債欠太多被人追債,無奈下一狠心凈了身找關系入宮當太監去了,因為人聰明會辦事手狠手辣,居然也一路做成了大太監、

    他發跡后,自然也對老家的兄弟子侄們十分重用,任人唯親,給兄弟子侄們都蔭了錦衣世職。

    親弟弟王之仁更是被他安排進京營,張名振跟王之仁既是江寧老鄉,又性情相同,于是結為好友,關系極佳。

    后來張名振也是走的王之心的關系,進了京營做武官。

    闖賊攻破北京后,李自成要求捐輸,王之心只出了一萬兩,劉宗敏早聽說他巨富,要求三十萬,王之心不肯出,被夾死獄中。

    當時王之仁已經是蘇松總兵官,弘光朝立,改浙江總兵官,掛鎮倭將軍印,統領水師。

    張名振走關系當石浦游擊,也是因為王之仁在定海當總兵,到這老兄弟麾下,自然更方便,他上任后,定海的王之仁也確實對他十分幫助,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兵給兵,還給他調了不少能打武官。

    “外面都說九如兄降虜了,放他娘的狗屁,九如兄絕不會降虜的,我與他也是幾十年的交情了,敢用性命擔保他的忠誠。”

    朱以海點頭。

    王之仁的忠心是不用說的,雖然王之仁也有不少問題,比如這人純粹就靠太監兄長一步步高升的,而且這人沒什么文化,帶兵很糙,軍紀很差,有著一股濃濃的京營兵的味道。

    移駐寧波定海后,也沒少擾民,但這都算是明末軍頭們的通病,在國家民族大是大非上他還是堅持的很好的。

    ·······

    紹興,余姚。

    縣學訓導王玄如在杭州潞王降虜后,便第一時間渡江拜見虜帥,且獻上金銀名冊等,得授余姚縣令之職。

    王玄如回到余姚縣后,立即張榜公告余姚歸附大清,同時下了三道命令,第一道命令,余姚縣所有商民歷年積欠的稅賦,限期一月內繳清。并且,今年的夏稅還有秋稅,都提前征收,同樣限期一月內繳清。

    第二,為了迎接大清兵南下經過,王玄如要求全縣百姓,每戶派丁修路,同樣限期修好。

    第三,宣布了大清剃發令,要求所有軍民剃發,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他不顧天氣炎熱,更不顧許多欠稅的百姓貧困,派人四處追繳,交不出就把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帶走,實在家徒四壁沒值錢東西的,逼迫把婦人孩子賣為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德州市| 扬中市| 大竹县| 无锡市| 凤庆县| 如皋市| 孟州市| 商都县| 芦山县| 满城县| 大安市| 全椒县| 焉耆| 望江县| 林周县| 通化县| 朝阳县| 蓬莱市| 远安县| 贺州市| 巴塘县| 翁源县| 麟游县| 甘泉县| 乌兰浩特市| 成都市| 元江| 和顺县| 桐柏县| 安溪县| 临汾市| 海原县| 巩义市| 辰溪县| 宜宾县| 微博| 甘南县| 广西| 湾仔区|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