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華夏詩壇離不開您啊,我們華國詩社更是衷心地請求您多多寫詩,多多為詩壇添光增彩!” “您就直接說吧,您需要我們做些什么,您才能收回退出詩壇的決定?” “萬事都好談,可就是不允許您退圈啊!我們答應,全國人民也不答應啊?不替我們詩社著想,三無老師您也得替全國人民著想啊,總之不許您退!” …… 江小白怔怔地看著屏幕,這家伙,全國人民都扯上來了? 不過自己發布這個公告,并不是在針對華國詩社,跟他們詩社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而且他的公告是“盤點歷史十大詩詞工作正式結束”,他只是原則上不在盤點詩詞作品了,并不意味著他就此離開詩壇啊。 當然,在很多人眼中,三無這個形象是以盤點詩詞的方式出現的,不再盤點詩詞,可能大多數人以為自己是基本告別詩壇了。 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作為短視頻博主,他盤點歷史十大詩詞這一板塊的內容,的確結束了,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不會進行同質類短視頻作品的繼續創作。 但是,作為一個詩人,他的生命周期才剛剛開始。 他之所以有結束盤點歷史十大詩詞的打算,其實是敏銳地考慮到了一點:量多而價廉! 盤點歷史十大詩詞,這個方式可以快速拉起他在民眾之中的聲望名譽,短短兩周時間內,瘋狂發布23首絕世經典,換成任何一個人,都會直接火爆全網。 這種通過短視頻盤點十大詩詞來收割名譽和人氣的方法,野蠻粗暴且迅猛,能讓江小白一夜之間成名。 但是隨之而來的弊端也會出現,就是這個“量多而價廉”。 成名太過容易,經典作品太多之后,每一首經典作品的“唯一性”“珍稀性”“不可復制性”都會降低。 如果江小白只發布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么他足夠吃一輩子的了,就像某些歌手一首歌吃一輩子那樣。 如果江小白幾天之內連續發布十首《水調歌頭》,這種行為并不會在名譽上給江小白帶來更大的加成,反而,會沖淡單首作品的影響力。 市場上如果有100桶油,那么每一桶油也就五六十塊錢,但如果市場上只有1桶油,那么勢必被民眾哄搶,更會炒成天價。 物以稀為貴! 如果江小白接下來的兩周里,再發24首詩詞的話,那么民眾就會習以為常,并且會不珍惜這些經典作品了,甚至可能也會覺得《水調歌頭》也沒什么了不起的。 江小白知道,這是自己完結這個系列作品的最佳時間點。 24首作品不多不少,加上賞析什么的,勉勉強強可以出本詩集,也可以正式把“三無”這個名字,定義為著名詩人。 而且,民眾們對他的作品尚未出現“視之平凡”的情緒,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做完結是最好的。 江小白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則是,他是個心態特別穩定的人,他講究不急不躁,細水長流。 如果其他人穿越過來,一定著急成名著急變現。 但江小白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一時火爆,不如火一輩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