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先暫個停,一會兒在看詩,先評價一下這個上榜理由,是真特么能吹牛逼啊,哈哈!” “作者夸自己,還真下得去嘴啊!逗笑我了?!?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挺狂的嘛?!? “也不知道是真牛逼,還是吹牛逼,嘿嘿?!? “連上榜理由,寫的都趕上千古名詩了,你們就說牛不牛逼吧!” “還別說哈,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四句真有古代詩詞的風采?。 ? “古人不如我,后人也不如我,世界這么大,一想到沒有對手,無敵真寂寞,傷感而淚下。這三無也太輕狂啦!” “但是人家有輕狂的資本啊,你們看看人家上榜理由的文案,都驚為天人?。 ? …… 張主任也將短視頻點了暫停! 他反復看著屏幕上這四句,整個人,怔住了! 這……真的是上榜理由? 這……明明是一首詩詞啊! 明明是一首意境深邃品之無窮的詩詞?。∫皇追€壓古人一頭的千古詩詞啊! 三無,確定沒把文案弄錯? 這應該是盤點的詩詞內容吧,而上榜理由應該僅僅是“千古之絕詞,藝術之巔峰”這幾個字吧? 但這四句也不是分手詞??! …… 柳落落也按了暫停! …… 紅豆也摁了暫停! …… 這則短視頻內容還沒展開,就在這里把絕大部分觀看者干暫停了! 《登幽州臺歌》這首唐代詩人陳子昂的詩歌,其含義當然不是表層上的狂放之詞。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以及催生出來的俗語“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現在基本釋義都是“空前絕后”的意思。 當代人引用這一句詩詞的時候,也是按照“絕世無雙”的意思來使用的。 不過詩詞本意上,“古人”指的是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圣君,“來者”指的是后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這本是一首懷才不遇的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 文學類作品就是這樣,你要追根溯源的話,無數作品的含義其實都被現代人曲解了。 但,并不妨礙現代人用另一個角度去喜愛它們。 成語、詞匯皆是如此! 最典型的“奇葩”一詞,它本意原指奇特而美麗的花朵,常用來比喻不同尋常的優秀文藝作品或非常出眾的人物。 但是今人運用詞匯,不能用古義,需要古為今用。 這首《登幽州臺歌》就是如此。 在這一世,在如此氛圍下,他就是三無的狂放之作。所有人都這么認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