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留潁川聯合商會搭上了甄家這條線,因為曹操和袁紹如今又是鐵盟,商會倒是從他們那里買到了不少的糧食。 除了河北甄家,還有徐州糜家、江東魯家、荊州馬家、西川秦家。 所有商界的巨頭,商會都去跑了個遍,他們幾乎把所有賺到的錢全都換成了糧食! 不是沒有人提出過異議,可在陸彥給了他們一家一個玻璃杯后,他們就不再有異議了。 賺錢?對這些玻璃制品來講,那簡直太容易不過了! 也就是從這些豪商那里,逐漸傳出了今年可能會有大旱的消息。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雖然陸彥也沒打算嚴守旱災的消息。 四月,春耕火熱的進行當中。 然而, 中原的百姓卻發現, 原本正是應該飄雨的季節,整個四月到七月,卻滴水未降! 沒有雨水,意味著今年的糧食將欠收甚至絕收,最終,饑荒便不可抑制的爆發了。 饑荒初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最先崩潰的,竟然是關中! 關中即函谷關以西,包括了司隸校尉部的弘農、馮翊、扶風、京兆。 其中馮翊、扶風、京兆三郡,又被稱作三輔,而長安,則是京兆的郡治。 最初是三輔地區爆發了饑荒,隨即便很快蔓延至長安。 大漢的帝都,糧價高到了離譜的地步。 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 最后吃不起糧食了怎么辦? 人相食啖,白骨委積! 不止于關中,饑荒還迅速在關東,乃至江淮地區爆發了。 商會探得有消息: 劉備統領的徐州部分地區,“窮餓侵逼,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袁術治下更是“民人相食,江淮間空盡”; 袁紹、公孫瓚等人同樣沒有逃過饑荒的命運,幾乎一家一家的,全部死絕...... 大旱爆發,赤地千地! 神州大地,滿目瘡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