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終南山-《射雕之長戟當空》
第(1/3)頁
由于蒙古和金國兩軍在潼關一代對峙已久,關中一帶因此糜爛不堪。
潼關自東漢末年由曹操督建而成后,便成為了中原少有的雄關之一,其易守難攻,任憑蒙古人強攻近半月仍是一無所獲。
京兆府的郊外,一持戟男子卻獨自出現在這鄉間小路上。
由于蒙金兩國戰事正酣,這京兆府一帶自然就難以受到波及,十室九空都難以說的清楚其中凄慘!
蒙古人不事生產,久戰之下軍糧告急,以往蒙古人的衣食兵刃盔甲都是取自金人,而如今隨著兩軍僵持半月,蒙古人自然軍糧不足。
軍糧不足,難免會打起草谷來。
而這京兆府一帶連番經歷兵災,莫說小門小戶扛不起,就連當地的大戶也支撐不住了。
只是蒙古人兵鋒正盛,當地百姓又怎爭得過他們,一來二去自然是餓殍遍地,方圓數里內竟難以找得到一個活人。
看著路邊一個慘遭大火吞沒的村落,目睹到那些被燒焦的干尸,呂義則是不禁搖搖頭。
自從呂義獨自北上以來,這一路不知目睹了多少人間慘劇,而他仍是難以適應。
“又是打草谷的杰作!”
留意到村口居民尸體上明顯的刀傷,以及周遭凌亂的馬蹄印,呂義不禁暗嘆一聲,明顯已經猜到了是誰的杰作。
此地距離潼關仍有百里之遙,卻還是遭此慘狀,從中可想而知蒙金兩國這次鏖戰到底有多么慘烈。
潼關自設立以來,甚少有正面攻克的先例。
距離最近的兩次潼關失守的先例,其一是唐玄宗時,安史之亂爆發,由于唐軍守備森嚴,安祿山率領大軍圍困半年仍然一無所獲。
可就在這時唐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命令哥舒翰率軍出戰,由于有高仙芝、封常清先例在前,哥舒翰不敢不從,不得出城迎戰。
不料,唐軍大敗,二十萬大軍,僅剩下八千。
其二則是黃巢之亂,當初黃巢進攻潼關,久攻不下,于是便派人四處打探,發現漢潼關的通道,此時,漢潼關荒廢已久,唐末唐軍散亂,并未派兵防守這條通道。
由于黃河水位下降,迎為天塹的黃河直接露出河灘,行人直接便可徒步走過。
就在后世,登上汗位的窩闊臺親率大軍攻打潼關仍是無功而返,只得命拖雷繞道南宋,直接奔襲汴梁,以圍魏救趙這才大破潼關金國守軍。
不過如今襄陽早已被明教接管,縱然日后蒙古想要出奇兵借道南宋,守在襄陽城中的明教弟子也不會答應。
距離年初的襄陽大會,距今已過去數月,時至四月初,呂義此次出行正是為了古墓中的寒玉床。
無論是九陽神功,還是乾坤大挪移,呂義都已到瓶頸之處,若無奇遇,若要穩扎穩打,這九陽神功不知何時才能到大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达州市|
晴隆县|
商南县|
娄底市|
石城县|
正定县|
金秀|
惠水县|
承德市|
大悟县|
南部县|
仙居县|
象州县|
芒康县|
娄烦县|
平定县|
磴口县|
门源|
寿宁县|
竹北市|
三都|
静海县|
缙云县|
怀安县|
元朗区|
霍州市|
喀喇沁旗|
刚察县|
靖远县|
醴陵市|
安化县|
淮南市|
越西县|
招远市|
新余市|
锡林郭勒盟|
分宜县|
贵德县|
嘉鱼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