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魏勝楠在供銷社買了個針線盒,這會兒正一邊吃雪糕一邊在菜市場閑逛呢。 她的出現(xiàn),立馬成了菜市場的一道風景線。 不少買菜和擺攤的人都在偷偷打量這個漂亮女孩兒。 不過也只是打量而已。 一看魏勝楠的衣著就知道她是非富即貴之人,別的不說,光腳上那雙白色小皮鞋的價格都超過三百塊錢了。 就這百貨大樓里還限量供應(yīng)呢。 “我買菜差點錢,給我拿十塊錢。” 齊杰說得很自然,也很坦然,仿佛不是來借錢,而是上學時候拿同桌的橡皮用一下那么簡單。 魏勝楠恍了一下神,隨即從手包里抽出一張十塊的鈔票遞了過來。 等齊杰接過后,她突然笑著問道: “你剛才不是說從不借女人的錢嗎,這才幾分鐘就忘了?” 齊杰揮揮手中的鈔票: “我這可不是借啊,我準備做一種能夠風靡全國的小吃,這十塊錢就算你的預(yù)付款了……明天上午記得去鋼廠的三號門門口,我會在那里擺攤,你要幸運的話會成為我的第一個顧客。” 說完,他快步來到菜攤前,買完菜便騎著自行車離開了。 啥預(yù)付款,經(jīng)過我同意了嗎? 還有,做小吃是怎么回事,不是立志考復(fù)旦大學嗎? 看著齊杰遠去的背影,魏勝楠收起滿腦子的疑問,打算明天去三號門那看看,一個鋼廠職工,咋能去干個體戶呢? 廠里的工作不要了嗎? 她這會兒還不知道齊杰已經(jīng)辦了停薪留職,只覺得身為一個工人,沒必要去做擺攤之類的事情。 另一邊,齊杰回到家里,就開始忙活起來。 他再次把廚房的大盆拿出來,洗刷干凈后往里面倒了整整五十斤的谷朊粉。 根據(jù)前世的經(jīng)驗,一斤谷朊粉能做三十五串烤面筋,這一包谷朊粉差不多能做一千七百多串。 應(yīng)該夠明天用的了……齊杰把谷朊粉倒進盆里之后,然后準備了一些溫水。 溫水中加入一把食鹽,攪拌攪拌,等鹽化開后,將溫水倒進盆里。 按照谷朊粉1:1.5的吸水性,差不多需要準備75斤溫水。 當然了,這玩意跟空氣濕度和環(huán)境以及谷朊粉本身的含水量也有關(guān)系,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倒進去之后,他像和面一樣攪拌幾下,讓所有的干粉都被水浸濕。 然后在盆口蒙上一張籠布,放在一邊醒發(fā)。 接著他開始做醬料。 烤面筋好不好吃全在醬料,而醬料的精華則在辣椒油上面。 齊杰買的小蔥洋蔥香菜芹菜生姜等食材,為的就是給辣椒油增香。 不過這年代,小吃中的辣椒油遠沒有后世那么講究,基本上都是用熱油往干辣椒面上一潑了事。 但在齊杰看來,辣椒油想要好吃,光憑辣椒和食用油的香味兒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用到更多的食材來增香。 他把買來的那些食材清洗干凈,改刀備用。 然后將家里的油壺拿出來,看了看剩余的花生油,扭臉看了看,確認曹桂蘭還沒下班回來,便把油全部倒進鍋里,然后生火燒鍋。 這種行為,在后世被稱為“媽見打”。 所以要躲著點曹桂蘭。 要她知道家里平時炒菜都舍不得多放的花生油被他用來做辣椒油,絕對不會輕饒。 最起碼得嘮叨老齊半天,埋怨老齊沒教育好孩子。 對于這位老媽的風格,齊杰太熟悉了。 油燒熱后,齊杰將切好的洋蔥生姜小蔥以及香菜和芹菜葉等全都放進了鍋里,然后把灶膛里的木柴拿出兩根,手動把火調(diào)小。 讓鍋里的熱油繼續(xù)熬著,齊杰開始弄醬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