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路兵馬圍攻松茲,光是戰兵就接近三萬人。 這個數量,是松茲總兵力的三倍,是松茲可出戰兵力的四倍。 可以說,孫權小兒給松茲,下了一個不小的絆子。 李橫應對不好的話,松茲這塊地盤極有可能會就此丟掉。 不過,李橫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通過對三路敵軍的分析,他立刻便想到了前世的一句話。 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 對攻打松茲最熱切的,便是何儀的五萬黃巾。 孫權不僅給他們送給很多的糧草、軍輜,還把松茲這塊兒地盤許給了他們。 只要打下松茲,這路黃巾軍便會一步登天,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徹底洗去叛賊的身份。 這么好的條件,由不得他們不動心。 三路進犯之敵中,這一路也是進軍最快的。 李橫最先打的,也是這一路。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初十。 李橫在松茲誓師,出兵北上,迎擊南犯的五萬黃巾。 此次隨李橫出征的軍伍,共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自然是李橫的一百親衛武將。 第二部分是三個戰營的七千五百戰卒 第三部分,則是一些屯卒。 這些屯卒,都是從六個軍屯中抽出來的。 每個軍屯抽兩百屯卒,一共抽了一千兩百人。 李橫出戰之時,后勤輜重方面的事情,就由閻象率領這一千兩百名屯卒負責。 最后,一支新組建的三百人的騎兵部隊,也將隨李橫一起出征。 這是李橫用劉表所送的戰馬組建起來的。 讓他稍微郁悶的是:戰馬有八百匹,卻只從全軍中選出三百名懂騎術的士卒。 而且,這三百人中的一百人,還是從劉表送來的一千曹軍俘虜中選出來的。 李橫出征之后,松茲城的防衛,便由耿亮統帥的一千松茲守備營將士和六個軍屯剩下的屯卒負責。 而且,為了確保轄下民眾的安全,在李橫出征期間,六個軍屯所有的人都會暫時避入松茲城內。 ...... 經過三日行軍,李橫在松茲城以北120里處兜住了來犯的五萬黃巾。 一處開闊的平原地帶。 李橫的三個戰營,呈‘品’字形,頂在了最前面。 三個戰營的后面,是一處低矮的山包。 山包之上,李橫正駐馬遠眺。 李橫的身后,魯力山、甘寧二將策馬挺立。 李橫的四周,一百親衛武將和三百騎兵密密匝匝地衛護在那里。 山包的后面,則是一個由一百五十輛牛馬大車組成的方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