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獨立團展開的這一系列的特殊軍事教育下來。 正如孔捷所說: “如果在裝備上,咱們獨立團不弱于日軍,兵員素質上也不差于日軍,在這種情況下,拼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拼的就是指揮員的軍事素養與指揮能力,拼的就是一支部隊心底的信仰和意志力。” “而這些,我們八路軍部隊有信心,要遠勝過小鬼子。” “根據地周邊的地形地物、深山老林,我們比鬼子熟悉;在根據地的作戰,我們有民眾基礎,鬼子沒有;再加上咱們和鬼子交戰這么多年的經驗,那小鬼子屁股一撅,咱們就該知道他放的是什么屁;以正義之師對侵略之寇,如此條件下,戰勝鬼子并不困難,以少甚多也未必稀奇。” 對于孔捷的這番話,獨立團的一眾干部們是深表贊同的。 沈泉等將領更是拍著胸脯表示,以如今獨立團的精銳作戰部隊,就算是陣地戰,同等兵力下,也能和鬼子硬碰硬,更別說是在根據地地盤上,利用地形地物展開的伏擊作戰。 這也是為什么孔捷有這個自信,此次掀開對日軍據點的局部進攻之后,還嚴令作戰規模絕不能超過一個連。 以獨立團如今的建制規模,一個連對應日軍的一個中隊,這樣的作戰規模完全足夠了。 這也同樣解釋了,明知日軍過來的是一個運輸中隊,將近兩百號鬼子的情況下,沈泉為何依舊淡定。 原因無他,就是有這個自信。 同等兵力下照樣能吃掉小鬼子。 沈泉帶來的這一個連的主力,雖然只有一百六十人左右,卻都是獨立團的精銳,這戰斗力絕不是吹的。 戰斗部署完畢之后,隨軍采訪的沈文月聽到沈泉對干部們的最后交代,只有一句話: “要求只有一個,戰斗開始之后,速戰速決,迅速解決掉小鬼子,打掃完戰場撤離此地,日軍的援兵很快就能抵達,另外,必須嚴格控制各部的傷亡,每個排,我最多給你們五個犧牲指標,哪個要是超標了,我拿你們排長是問。” 一旁的沈文月聽得暗暗心驚,一個排,五個犧牲指標,一共四個排,也就是說,此次戰斗,沈泉給諸位排長定下的目標是:犧牲人數絕對不能超過二十人。 以不超過二十人的犧牲,換掉將近兩百號鬼子,將近1 : 10的陣亡比,可能嗎? 沈泉自然不會閑到去和沈文月解釋。 迅速安排過伏擊部署之后,其他的交代沒什么出奇之處,秉持一貫的作戰習慣,高效分工作戰: 鬼子最容易對戰士們造成傷亡的擲彈筒、輕重機槍這些火力點,必須時刻有應對的手段。 特等射手、準特等射手、后置的五零小炮,槍榴彈手……總之,要保證在戰斗開啟的第一時間,將日軍的火炮機槍全部摧毀。 然后就是伏擊作戰中,梯次配置的居高臨下的火力打擊手段。 有第一次梯次的手榴彈投擲小組、第二梯次的槍榴彈手,隨時用于補充火力、第三梯次則是步兵射擊,配屬提前構筑了隱蔽工事,分散排布的輕重機槍火力、再往后則是五零小炮。 幾乎沒有火力空白帶,將傾斜的土坡密林地勢完美利用起來的同時,保證火力傾斜下去,在零到六百米范圍內的敵軍無處可逃。 其實沈泉對排長、班長們的作戰交代,實屬有些老生常談了。 在經歷過獨立團改革式的實戰與教學理論相結合的大量訓練學習之后,即便是獨立團的老班長們,不說是獨當一面,就眼前的伏擊戰,毫不夸張的講,即便是處在沈泉的位置上,也未必就不能做出正確的指揮。 老班長和老排長們,甚至覺得營長有些啰嗦了。 當然,這話可沒人敢說。 另外,“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對手”之類的思想,更是深入獨立團干部們的心里。 所以,老生常談歸老生常談,戰前部署準備階段,大家依舊是謹慎之中再求謹慎。 戰前多準備一分,戰斗爆發后或許就能小犧牲一分,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