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石井原一解釋道:“諸君試想,這次我們對牛口村一帶的八路軍獨立團動手,我們需要提前將兵力轉移到陽泉內部,然后再向牛口村一帶出兵。 這其中動靜不小,想要瞞過八路軍的耳目,絕無可能。 至于皇協軍部隊,我很明白,他們內部并不齊心,甚至會有八路軍潛伏在其中的奸細。 這不是皇協軍部隊一直都存在的問題嗎? 但是這未必就是壞事,有時同樣能反過來被我們利用。 比如這次諸位回去之后,將消息傳達給皇協軍軍官時,軍事會議的大體內容不變,需要變動的是重點進攻的方向。 不再是張家莊,而是是西村。 其他的是按部就班的計劃,傳到皇協軍內部的軍事情報,務必是這樣的: 帝國部隊500人,配2000人左右穿上帝國軍裝,偽裝成帝國部隊的皇協軍,進攻張家莊一路。 而重點則是放在西村的方向,由3000帝國部隊負責推進,其中2000帝國士兵,則是裝扮成皇協軍士兵的模樣。 如此一來,皇協軍得到的軍事情報便很明了: 我們是借助他們皇協軍部隊作為偽裝,實攻西村,佯攻張家莊。 但是到了實際進攻的那一天,就在我們進攻部隊離開陽泉縣,準備兵分兩路的那一刻。 我會再次下達調令,兩路隊伍毫無征兆地調換路線。 如此一來,就重新回歸到我們制定的方案上,實攻張家莊,佯攻西村。 而我相信,這個時候,八路軍方面已經通過潛伏在皇協軍陣營的眼線,得到了我們要實攻西村,佯攻張家莊的消息。 同時,那兩千名穿著偽軍軍服的帝國士兵,以及穿著帝國軍服的偽軍士兵,會重新再把衣服換回來。 因為八路軍一定會通過皇協軍方面得到消息,知道我們讓大量皇協軍士兵換上了帝國軍服,充當精銳的情報。 如此一來,當兩路兵線進軍的時候,八路軍方面會提前察覺到的情況是: 進攻西村的有2500人左右隊伍,其中2000人左右是皇協軍。 而另一路進攻張家村的隊伍,則是將近3000兵力的帝國部隊。 從表面上看,我們的重點進攻方向是在張家莊。 但是早就得到情報的八路軍肯定會以為,那些穿著皇協軍軍服的士兵,實際上是帝國士兵。 接著就會斷定,我們的重點進攻兵力是放在西村方向上。 所以,八路軍認為,他們不會被我們的表象所迷惑,他們會把重點防御方向放在西村,而不是放在張家莊。 如此一來,卻恰巧上了我們的當。 我軍這次進攻的重點,還偏偏就放在張家莊上。 只是到了那一步,我們中途調換路線,又換掉士兵們所穿的軍服,就算隊伍中還有八路軍的眼線,他們沿途也沒有機會將消息傳遞過去。 等到八路軍回過神的時候,為時已晚。 再加上學長率領的特工隊屬于這次的絕對軍事機密,皇協軍內部更是一無所知。 我們倆方配合進攻,這八路軍獨立團定然在劫難逃。” 石井原一說完,會議室里一時靜可聞針,一眾日軍參謀還有軍官們,都被石井原一這份智謀給折服了。 和八路軍打過多次交道的日軍軍官們很清楚八路的狡猾。 想讓八路軍上當可絕對不容易,可聯隊長偏偏就想到了如此巧妙的法子。 用擺在明面上的虛實結合,再配合皇協軍傳過去的情報消息的誤差,最終讓八路軍上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