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3章 前塵往事之玉不離身10-《上古泰皇》


    第(1/3)頁

    一場驚天的陰謀被抽絲剝繭,層層揭開。早在出發之前,越琴便以兩馬并行的主意,為事情埋下了伏筆。而后有意教越姜彈琴,并且自作聰明的掩飾其識文斷字的事實,選用越人歌為其譜曲。

    恰巧,越姜這三年來常聽讓父哼唱這首歌謠,曾問及其出處。方知,此歌乃是鄉野傳唱,雖流傳極廣,但登不得大雅之堂。于是,得出不會有人刻意為其譜曲的結論。

    民間口口相傳的調調。越琴竟能將歌謠校對與修正,甚至把旋律變得更加好聽。這也是為何在行進途中,諸人聞此曲,無不驚訝的原因。

    這時的越姜被女子利用,蒙在鼓里,僅僅是懷疑對方識字。畢竟,這時譜曲沒有五線譜與簡譜。譜曲純靠文字來表達,十分的復雜。會譜曲的先決條件便是識字。即便是通曉音律的樂師想要做到聽音便能譜出曲來,也是鳳毛菱角般的存在。何況,越琴還修改了旋律,優化了曲調,更加大了難度。

    到了湖城外,越琴教授越姜撫琴,借琴音引來了官兵。其目的是讓對方注意到馬車逾越了禮制。或許是算錯了吳人士卒會最先關注到她,以為女子乃是被人裹挾的良家女子。不想,越琴恬靜的氣質與出眾的樣貌卻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越琴騎虎難下,只得靠精湛的演技蒙混過關。或許,后來發生的事情,就連她自己也沒想到。那門尹竟然好心的提醒,而沒有為難諸人。

    當然這樣的推測,身處于謎團的越姜,當時是茫然無知的。

    再往后的事情,發生在太湖的樓船上,船內的婢女以為她們是北方而來的女子因不習慣南方的氣候恰巧又來了月事便好心的端去了姜湯。

    喝完姜湯,女孩發了一身汗便疲倦的趴在木桌上睡著了。越琴將女孩抱上床去。這時,越姜已經醒了。

    若是吱聲,不免會讓好心的越琴覺得是自己弄醒了女孩而心生愧疚。所以乖巧懂事的越姜便一直瞇著眼睛裝睡。

    說到這里,女孩提及當年送他玉佩之人。

    “二年前,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將軍來到了我們村子。那時,我不說話,拿了塊姜給他,是想告訴他,我的名字。我比劃了很久。他都沒有猜出來。可我只是拿了一片生姜,那么小的一片,琴姐姐便知我是在告訴她自己的名字...”

    后面發生的事情就像恐怖的鬼故事一般。女孩看到越琴站在黑暗中,指著自己又指了指古琴。越姜一整晚都是驚悚的躺在女子的身旁,嚇得既不敢動又不敢睜眼。

    她不禁又懷疑起越琴不是聾子。然而,懷疑的心思并未上升到確認對方是壞蛋的地步。直至發現女子在酒中投毒,這一切的懷疑便聯系在了一起。她拔劍指向豫讓與矮子,更是確定了女孩的推測。

    此時的屋中,寂靜一片,一直保持沉默的女子終于開口道:

    “姜兒!你果然聰慧。”

    聲音溫柔似水,像是母親在夸贊自己的孩子。

    豫讓很快便反應過來,認同了妹妹的想法。他得出的結論是:越琴并非要置諸人于死地,而是有意破壞這次營救行動。豫讓問道:

    “為什么?”

    女子笑道:

    “呵呵。為什么?因為...回不去了。”

    笑聲凄然無比。

    越琴深深的吸了口氣,略帶著顫抖的鼻音,道:

    “是我殺了蕭兒。”

    矮子的眉頭頓時皺在一起,似乎能擰出水來。豫讓重復道:

    “為什么?”

    “我想殺了吳王妃。”

    不等豫讓繼續追問,女子反問道:

    “值得嗎?”

    豫讓不明所以,皺著眉。越琴微笑著說道:

    “我本是進獻給吳王的越女,作為間人探聽吳國的消息。不料,刺探中被發現了,便被割去了耳朵。興許他們以為我是后宮哪位寵姬的耳目,懲罰后便也留了我一條性命。后來,我吃盡苦頭,回到了越國...”

    她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很是凄慘,換做是一般的女子早就死了。

    越琴訴說著自己不幸的遭遇,臉上卻始終保持著笑容。矮子的眼淚,不住的落入手中的酒爵。

    這樣的遭遇或許值得同情,但對于死士,尤其是像豫讓這般,雙手沾滿無辜者鮮血的死士而言,早已麻木。豫讓從未遇到過像越琴這般堅毅的女子,然而,活在當下,家破人亡者有之,遭人欺辱而死者更是不勝枚舉。

    世間的慘事每天都在發生。在這個肯付出,卻不一定有回報的年代,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根深蒂固,沒有人會憐憫弱者。

    “越國戰敗了。我的家沒了。我就注定要被人拋棄嗎?我不想去吳國。真的不想...可是沒用...逃也逃不了...”

    或許是早已習慣了在人前賣笑。此時,女子顫抖的話音與微笑的面容看上去極不協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