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前塵往事之玉不離身8-《上古泰皇》
第(1/3)頁
眾人一早便有了心理準備。想象之中,一路賣藝乞討,到了姑蘇后,以巡演的方式走遍城中,收集駐軍布防的情報而后等待吳王妃的召見。然而,短短幾日,坐游輪,住湖景房,還有下人供他們驅使,低調的雜耍藝人出國臥底計劃一下子變成了外交使團高調訪問,促進吳、越兩國友誼的長久發展。
這樣的奇遇與變故使得豫讓茫然無措。一直謹小慎微的計劃著,卻抵不住這突如其來的變化。
午后,太湖別院內準備了豐盛的酒宴。此處的女管事刻意用河鮮取代羊肉,以低于諸侯少牢祭祀的最高標準款待了諸人。經歷過先前的陣仗,豫讓早已見怪不怪。
面對著一案十菜,美酒佳肴皆以金器盛放。豫讓拘謹的接過侍女遞來的鱉湯,望著廳堂外如霧氣般的雨幕開始發呆。遠處的視野如同思緒般模糊不清。
許久后,他小聲的嘆了口氣,輕抿著金碗之中失去溫度的湯汁??邶X間殘存的鮮美味道已然激不起他半分的興致。
陪侍一旁的婢女,目光復雜的看著豫讓與那溫在火爐上的熱湯。
“奴婢可否與您酒糺,以解心中憂愁?”
女子柔美的聲音充滿了關切的意味。
“不用了,謝謝?!?
夜晚,雨停了?;氐骄铀脑プ屳氜D反側,難以入眠。對于如何將西施安全的帶出吳王宮且不影響越軍出兵伐吳的計劃,他毫無頭緒。最后,只得將希望寄托于矮子。
第二日清晨,吳王宮內,一身戎裝的夫差召見了太宰伯嚭。吳王高坐于大殿之上,兩名侍女在其左右搖晃著羽扇。雖說連續幾日的陰雨散去了不少的暑熱,但悶熱與潮濕的感覺仍舊是令人難當。
伯嚭以稽首之禮參拜吳王,隨后恭敬的拜服于地,沒有起身。吳王則若有所思的端詳著手中的竹簡。
三日前,越國的糧隊便已抵達了姑蘇城。竹簡上是越國歸還米糧的記錄,上面注明了各種糧食的種類與重量。
議政廳內除了兩名侍女,便是這君臣二人。不久后,吳王放下竹簡嘆了一聲:
“哎!不易啊。越人這般困苦竟能多還了三成?!?
聲音帶著幾分戲謔的味道。
當然,越人豈會這般好心?糧食的搭配可謂是絞盡腦汁。吳越百姓多以稻米為食,文種大夫為了體現所謂的不容易,刻意將歸還的糧食中加了許多大豆。如此之多北方盛產的糧食,一看便知是從北方買的。
夫差見伯嚭仍舊是趴在地上,搖了搖頭:
“太宰不必謙卑至此,快起身回話?!?
伯嚭起身,仍是雙膝下跪的姿勢。
“君臣之禮,臣下自當如此?!?
此處乃是朝會議政的地方,早間大夫們會列坐兩側與國君問答。這時的朝會極為人性化,臣子不但無需站著發言,而且有位置坐。除了開朝時需大禮參拜國君以外,之后只要面朝君主拱手行禮便可。
伯嚭為了體現吳王的地位與周天子齊平便跪在廳堂正中,膝下連個草席也沒有,委實痛苦不堪。
吳王體恤下屬,示意身側的侍女拿張軟席給伯嚭。豈料伯嚭不受,正色道:
“大王身沾水露,臣下豈可獨善己身?!?
吳王微微的錯愕了片刻,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戰甲。金燦燦的青銅紋飾上略有水珠。他又向伯嚭身下望去,只見青石的地板上亦是濕漉漉的一片。
他這才明白過來,皆是潮氣太重所致。于是,沖著身旁的侍女擺了擺手。
“下去!”
侍女捧著羽扇離開后,吳王笑道:
“寡人與卿共勉?!?
旋即,收斂了笑容,語氣鄭重的說道:
“留太宰于此,乃是今日午時,寡人便會領軍北上,會那黃池之盟。友兒年幼,還望太宰盡心輔佐?!?
春秋會盟分兩種,一種乃是文會。諸侯不帶武裝力量,聚在一起討論些禮儀與民生的問題。另二種則是武會,出于各方的軍事目的,談完了推舉一位盟主,集合大家的兵馬一起去討伐別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