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前塵往事之玉不離身2-《上古泰皇》
第(2/3)頁
這般聰慧之人竟是打從心底里敬畏豫讓。因為當初攻城,他是打算與弟弟一起逃跑的。或許是覺得對豫讓有愧,見了豫讓便唯唯諾諾的,十分恭敬。
豫讓見矮子與諸人的玩笑開得太過,心中有些不忿。
畢竟,這次行動的一行人中,只有五人出自忍門,其余的皆是貨真價實的倡優。加之,那撫琴的美麗女子乃是同門袍澤,這般揭對方的傷疤不是君子所為。他冷哼一聲,向諸人解釋道:
“別聽他胡說。琴兒幼時雙耳碩大,乃是被吳人冒領戰功才割去雙耳的。”
豫讓不解釋還好,解釋了過后,院子里的男子瞬間心中有種幻滅的感覺。
試想一個美女小時候的耳朵竟然長得如成年人一般,那該多不協調?吳國的士卒想要冒領戰功,選的越人耳朵應如男子。女子水靈而嬌小的耳朵自然不能濫竽充數。
諸人心中不約而同的發出一個疑問。
“小時候便那么大,那長大了以后呢?”
不禁腦海里浮現出一雙招風的豬耳朵來。
矮子率先搖了搖頭,笑道:
“呵呵。琴兒若能聽見非砍死你不可。謊言興許不堪,但...”
他頓了頓,看了看仍在撫琴的女子。似是同病相憐的與之微笑,為名越琴的女子感受到了他投來的目光,朝著他微微頷首。
矮子也點了點頭,保持著微笑,說道:
“看著美就足夠了。”
院中的諸人皆是點頭稱是。
隨后,豫讓將矮子抱進房中尋問情況。
此次任務兇險,他們在姑蔑新城曾聽聞佰長說起,但具體怎么分配卻是不祥。后來門主發話,讓參與行動的諸人先行各自回到家中,算是為了將來可能的不測提前與家人告別。許多人都偷偷留了遺書。
豫讓的家太遠,位于越國的北境。參與此次行動的其余四位核心門人,不算胖子其實是三人。他們便商量,讓對方不必回坎殿領命。諸人接到命令后,會一同北上與豫讓匯合。如此,也只是給豫讓爭取了兩天在家留宿的時間。
矮子面色有些難看,嘆道:
“蕭小妹死了。”
蕭小妹原為姒氏公族之女,身份尊貴。在公室內也可稱勾踐一聲伯父。后因吳越戰爭,淪為孤女。越蕭復仇之心堅決,曾以死相逼文種大夫要加入軍伍為其家人報仇。
雖說,女子從軍在這時也不是沒有先例,但皆是貴族家出些家臣與護衛陪著小姐在戰場上過過眼癮罷了。而越蕭的想法則是在軍中學到些殺人的本事,為復仇所用。
女子從軍且從普通士伍做起,那是決計不允許的。
后來,文種大夫便將這燙手山芋推給了范蠡。還稱此女若是不幸死了,國君也不會責怪他們。沒有了顧慮,越蕭便被安排入了忍門。可入門時,女孩不過九歲,即便受訓時刻苦認真,也無法通過離殿那慘無人道的折磨。
諸人憐其幼小,心志堅定,便讓女孩在離殿與坎殿之間往來。一來是慢慢磨練技藝。二來,則是跟著高手歷練,讓孩子不再鬧騰。
越蕭性格孤僻,精通音律,到了坎殿便與那聾女琴兒成為了搭檔。一個不說話,一個聽不見,倒是相處的不錯。為了讓女孩有自保的能力,忍門的匠人為其做了一支暗藏機關的玉簫。其實,就是個豪華版的吹箭。
豫讓聽聞女孩的死訊,尤為錯愕。越蕭今年剛滿十歲,作為忍門中最小的成員,諸人極其照顧這小妹妹,她斷不會無端死掉的。豫讓道:
“怎么死的?分開時不還好好的嗎?”
“是啊!估計是軍中有歹人見財起意。找到她時,隨身的玉簫也不見了。”
豫讓眉頭一凝。
雖說玉石是比黃金還要貴重的貨幣,但那孩子在忍門學了兩年,即便沒有武器防身,從一兩個士卒手中逃脫也并非難事。
事情有些詭異,豫讓繼續追問:
“何時出事的?在哪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