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因勢借勢-《上古泰皇》
第(2/3)頁
“好!有大司馬坐鎮(zhèn),衛(wèi)詡便放心了。”
王詡又道:
“衛(wèi)戴!你速去準備。此行人不易多,挑選八名侍衛(wèi)足矣。”
“諾。”
他們只有二十副馬鐙、馬鞍,也就是說為了提升速度,十人換乘二十匹馬,護衛(wèi)王詡與姬章安全的侍衛(wèi)就只能攜帶八人。眼下城外極其混亂,這么點人又帶著這么多匹馬很容易成為歹人的目標。
姬蘭擔心他們的安全便舉薦侍衛(wèi)長寧長一同隨行。
“衛(wèi)詡!將衛(wèi)長帶上,路上有個照應。”
王詡點了點頭,看向少女。
“若云夢有變,主公可退守熒澤見機行事。大司徒也可先行一步,去城濮籌備大公子繼位之事。至于攻打牧邑...”
王詡靠近姬蘭,壓低聲音。
“孫先生會幫忙的。”
他不愿孫武的行蹤給諸人惹上麻煩。所以才刻意隱瞞,只告訴了姬蘭。
“還有...內子如今身在云夢,勞煩主公照料。萬一...戚城不保,請答應衛(wèi)詡,護她...一世周全。拜托了。”
說罷,他舉手齊眉,對著面前的少女恭敬的施禮。言語中托付后事的意味令姬蘭心頭一擰。少女托起他即將下拜的手臂,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有些哽咽的說道:
“我答應你。不會有事的。我...等你回來。”
一個時辰后,天漸漸破曉,銀灰色的微弱光芒勾勒出東方的輪廓。城外走走停停的難民,一眼望不到邊際。一路騎行的王詡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他原以為這些衛(wèi)人從前線逃生,不再受叛軍的奴役至少重獲了自由。總歸是有活著的希望,不該是這副模樣。
難民呆滯的目光,骨瘦嶙峋且完全失去人形的身體,看得他驚心不已。衣不蔽體的窘迫以及時隱時現(xiàn)的痛苦呻吟聲,充斥著絕望,轟擊著他那顆脆弱而憐憫的善心。難民如行尸走肉般跟著前方的人群,漫無目的的走著。一人倒下后,周圍的人瞬間來了精神。如惡狗一般圍在那人附近。王詡偶爾看到有人在撕咬那人干瘦的手臂。
這可怖的情景,在后世王詡是不曾經歷過的。一直以為和平與免受饑餓的威脅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椤6缃裼H眼目睹了衛(wèi)國的慘狀,這才體會到那時的自己是多么的愚昧與無知。
他總是在逃避。莫名來到這里,雖不是出于自愿,但意外的死亡,讓他從過去勾心斗角的生活中徹底解脫。本質便是承受不了精神上的壓力而選擇逃避。
后來又忍受不了所處的亂世,不愿一直為百姓活著而操勞一生。恰巧孫武的出現(xiàn)又給了他逃避的理由,又想繼續(xù)逃避,離開大周去希臘避世。
或許他渴望的生活并非是隱居山野,過著與世無爭的平淡日子,而是看不慣人心的丑惡,有些清高的逃避世事罷了。
正如他在前世的時候,也曾為了生存逼得別人家破人亡。然而,那時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自保求存,出于無奈,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看不到別人的凄慘遭遇便不會有心理負擔。
眼下王詡終于鼓起勇氣直面人生。這一次他做好了心理準備,帶領戚城的三萬軍民為了一百多萬生活在北方的同胞不再逃避。他自知武藝平平,才智亦并非冠絕天下。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是被古人淳樸而誠信的精神所感染到了。
為了不負阿季的愛,不負姬蘭的知遇之恩,不負云夢百姓的愛戴,即便是死,他也可以像仇由子靜與龐忠那般欣然面對。王詡回頭望著云夢的方向。那里有記掛著他歸來的人們也有他所珍惜的一切。隨后,揚起馬鞭,一行人朝著東北方向疾馳而去。
此時,晉衛(wèi)的國境線上。由刑邑與邯鄲集結的十萬晉軍正自西向東朝著戚城的方向徐徐推進。兩日前,智瑤與韓、魏兩家的聯(lián)軍于棐林督戰(zhàn)趙軍南下伐衛(wèi)。
自晉陽之戰(zhàn)后,他們三家就對趙家心懷不滿。若趙軍不打頭陣先行攻打朝歌,他們決計是不會放心圍困戚城的。萬一老謀深算的趙鞅選在此時佯裝潰敗,再次給叛軍放水。那智、韓、魏三家的后背露出,叛軍在他們圍城之際前來偷襲。估計會損失慘重。
結果,在趙鞅的指揮下,棐林大捷。趙軍取勝后,不做修整,一路追擊潰兵南下。大抵是不想他們逃回朝歌,給后期的圍城戰(zhàn)帶來麻煩。畢竟朝歌有五萬叛軍,八萬圍五萬本就不好打。戰(zhàn)果仍在擴大,趙軍勢如破竹已經斬首叛軍與衛(wèi)軍共計七萬余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拉萨市|
巴彦县|
潜山县|
博乐市|
郎溪县|
莱芜市|
安平县|
滁州市|
信阳市|
贡山|
平遥县|
太仓市|
仪陇县|
出国|
辽中县|
台东市|
濮阳市|
五大连池市|
兴业县|
盐津县|
濮阳市|
德安县|
台州市|
周口市|
东阿县|
伊川县|
宁蒗|
常宁市|
肇源县|
澜沧|
平潭县|
顺义区|
湖南省|
化隆|
稻城县|
山西省|
秭归县|
三明市|
南雄市|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