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豬上樹-《上古泰皇》
第(3/3)頁
一株傲寒獨放的紅梅,如胭脂般的花瓣開滿樹梢。那血紅醒目的顏色,在滿園蕭瑟的景象襯托下,觸目驚心的美感不覺使人神迷。
已是垂暮之年的趙鞅,緩緩走向那株梅樹。趙無恤跟在老父身側,懸在半空的雙手猶豫的徘徊在趙鞅的手肘處。
“當年黃父會盟之時,我亦是你這般年紀。年少氣盛,不知廟堂之兇險。后為士鞅(范鞅)所誘,背了鑄刑鼎的黑鍋。一時沖動,與范氏結下仇怨,受其打壓。待到明白這些,沉下心思已是不惑之年。為父讓你藏拙,是不想你鋒芒太露。如為父昔日那般一服十載。眼下時機未至,吾兒尚非囊子(智瑤)敵手,仍須靜觀其變...”
他感慨著年少時的輕狂。初入政壇受到萬眾矚目卻不知收斂,后來被迫下野才懂得韜光養晦。
“恕孩兒不敢茍同。我趙氏能有今日之強盛,全靠父親在逆境中,自醒己身,勵精圖治。革新田畝,舉賢任能才是父親的智慧。范氏打壓父親,同樣亦是成就了父親。您走過的路雖是坎坷,但就如同這凌寒獨放的梅花,終究是開到了最后。孩兒不懼瑤相亦不怕折服十載,也想在這狹路之上,走上一遭。”
春秋時期的第一位變法家,趙鞅當之無愧。當年被范吉射的老爹范鞅趕下臺時,他在趙氏封邑里推行新的田畝制度。廢除了原本百步為一畝的土地標準,以一百二十步為寬,一百四十步為長作為新的一畝。土地變大,糧食產出增多,趙氏成功的獲取了晉地的民心。
趙鞅伸出枯瘦的手,折下一支梅花。幾片血紅的花瓣,飄落而下。
“恤兒可還記得?幼時為父帶你去常山尋寶?”
“孩兒當然記得。‘憑常山之險攻代,代國盡歸我趙氏。’便是這一言,父親才會立孩兒為世子的吧?”
“非也。吾兒年幼便有勇氣與智囊子一較高下。這才是為父選擇你的原因。”
其實,趙鞅年少的時候是個熱血的愛國憤青。雖不乏謀略,但性子沖動。晉侯十分賞識其愛憎分明的性格,時常將他帶在身邊。只不過趙鞅的運氣太背且識人不明。他曾大膽的提出扶持吳國牽制齊、楚的計劃。
后來吳國雄起差點滅了楚國。本想著等吳國報恩,支持晉國在國際上的霸主地位。誰料辛苦扶持的小弟,卻在黃池會盟之時,與晉國爭奪天下霸主。那時的趙鞅脾氣很暴躁,極其痛恨忘恩負義的吳國。為他人做了嫁衣更是咽不下這口惡氣,于是就與吳王夫差開戰。
吳國終究是糟了報應。會盟之時,楚國扶持越國直搗黃龍攻破了吳國首都姑蘇城。自此,吳國被滅,越國成為霸主。晉國在國際上萬年老二的地位,一塵不變。再后來,齊國企圖動搖晉國在中原的地位,大肆拉攏中原小國。晉齊爭霸就此開始。
晉齊爭霸的起因是范氏與中行氏向蔡侯索賄,令晉國名聲掃地。自此,晉國的附庸小國紛紛投靠齊國。在這危難之時,晉侯啟用趙鞅為相。趙鞅就此開始了執政的生涯。他一上臺就以鐵腕手段將周邊小國一一打服。
趙鞅扶持在外逃亡的太子蒯聵,重掌衛國政權。蒯聵執政后,背信棄義選擇親齊。他一怒之下,攻伐衛國。隨后越、齊兩國也參與到爭奪衛國的戰爭中。五年內衛國更迭四位君主,為了懲罰衛人的不忠,趙鞅強迫衛國三年一小貢,五年一大貢。徹底的削弱了衛國的實力,同樣也打彎了衛人的腰。
在趙鞅的政治生涯中,一直重復著兩件事。第一件事:識人不明,選擇了豬隊友。第二件事:性子沖動,滅了豬隊友。他對趙無恤的教誨,皆是不愿其重蹈自己的老路。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堅持。那便是知恩圖報,不容背叛。
此刻,趙無恤已經意識到了父親深遠的用意。一個強者不僅要有野心,也要有敢于挑戰困難的勇氣。父親之前的話正是讓他堅定這份勇氣,而這勇氣會賭上趙氏全族的命運。他接過父親遞來的一枝梅花。小心翼翼的拿在手中,感受著那千鈞的重量。
“為父能做的,便如此梅一般,在寒冬里...再開一次。”
趙無恤終于體會到了隱藏在權利之下的父愛。那不是一點一點的給予,而是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一次性的都給了他,包括趙鞅的生命。
五天后,垂暮的趙鞅親率八萬趙軍南下伐衛。這位昔日在晉國最具分量的人物,幾經沉浮,如今卻以殘年余力,誓要毀掉中行氏與范氏兩座攔路大山。
昔日的對手早已化作塵土,枯冢的野草怕是有寸許來高。或許這就是趙鞅的宿命,在余下不多的日子里,重回政治舞臺。落幕之前,再次綻放出傲寒獨立的血紅色彩。以此來了結趙氏與范、中兩家多年的恩怨。用他的鐵血推趙無恤一把,將他送上那條與智瑤抗衡的道路。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宁陵县|
大宁县|
保靖县|
泰顺县|
疏附县|
兴国县|
缙云县|
松潘县|
迁安市|
旬邑县|
濮阳县|
重庆市|
宜都市|
邮箱|
福清市|
镇康县|
赤峰市|
永安市|
于都县|
新蔡县|
澄迈县|
龙州县|
娄底市|
营口市|
仪征市|
新泰市|
临海市|
龙岩市|
平山县|
翁牛特旗|
屯昌县|
枝江市|
镶黄旗|
雷波县|
会理县|
长汀县|
酉阳|
永宁县|
巢湖市|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