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聲東擊西-《上古泰皇》
第(2/3)頁
“六年前,我一家老小被抓。若不是大當家出手相救,恐怕小人與妻兒此時已身在晉國,受晉人屈辱。大當家的恩情,小人自不敢忘。但晉人禍害我衛國百年,此仇不共戴天,不可不報。”
一直沉默的子伯,突然拍了拍跪在地上的偏長。隨后,嘆了口氣,說道:
“我知道了。等辦完這趟差事,我會求少司馬大人讓你北上戍邊。在那里,你可將仇怨報在晉人頭上。”
這看似平淡的言語,聽得眾人瞠目結舌。那偏長聞言后,更是抱著子伯的大腿,痛哭流涕起來。送去戍邊不就等于送死嗎?就在迷惑之際,子伯指著前方的流民,對眾人怒聲喝道:
“你們睜大眼睛,看看他們。過去的你們就是這副模樣。任人宰割。如今,做了兵,就想著騎在別人頭上。你們和那些魚肉百姓的胥役又有什么區別?要想報仇,就去絳城宰了晉侯,去朝歌宰了衛侯。你們有膽嗎?”
他的聲音很大,傳得很遠。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不僅是把一眾士卒給嚇到了,就連那些流民亦是恐慌的奔逃起來。誰會想到這位沉穩的中年人,對晉人仇視不說,還企圖殺掉自己的國君。隨后,所有人都閉上了嘴。隊伍繼續朝著云夢進發。
此行,他們受命去云夢,裝載三十車油、鹽等日需品,一路押運送往戚城少司馬府。然后,再由戚城收購米糧折返回熒澤。
大戰將近,又是冬天,戚城這座經濟重鎮尚有許多外國商賈沒有撤離。尤其是從越地而來販賣米糧的商人。他們大費周章的將稻米從越國運來,必然不會帶著糧食再返回越國。而是,急于將貨物拋掉,換成財物輕裝撤離。
繞行過淇水,距離云夢還有30里的地方,一行人原地修整。他們從凌晨出發,行至正午已是人困馬乏。當下曬曬太陽,小憩一會兒,在酉時前便能趕到目的地。子伯與兒子依在一顆枯樹下,聊起天來。
“彪兒!你覺得少司馬大人是個怎樣的人?”
“嗯...不好說。孩兒只與他見過幾面,感覺那人挺好相處的,也沒什么官架子。”
“爹想讓你去那學館,跟墨子學藝。”
子彪嘴里叼著根枯草,樣子很是悠閑。當聽完老爹的話,枯草從嘴巴里掉了下來,他連忙擺手。
“千萬別。孩兒已經十八了,學館不收的。若是進去,丟死人了。”
“你懂什么?大人身邊都是些能人。尤其是那孫姓的老丈,不到半月便將熒澤所有的勢力掃除。這樣的人,你若能跟著學些本事,將來受用不盡。爹便是從北戍軍出來的,無奈做了這火龍崗的當家。還不是靠著從軍中學來的本事,不然早就死了,哪兒還有你這小子。”
話音中帶著些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爹...孩兒也想拜孫先生為師。不過,他不收弟子。只是偶爾去學館教些軍略。您是不知道,那學館里的孩子都瘋了。自稱墨門弟子,還說將來出仕為官,幫人守城,天下便能止戈。一幫孩子整日里打打鬧鬧,孩兒是看不出他們將來能成什么大事?除了穿著奇怪的衣服會騎馬,根本一無是處。前些天,孩兒受命去送木料。一進學館,瞧見墨子與那幫學生一起敲敲打打的做木工活。您說他們是準備干嘛啊?”
子彪板著張苦瓜臉,急忙解釋,一股腦的說了一大堆。
“竟有這等事?你莫不是不想入學,故意編些理由來誆騙爹?”
“孩兒哪兒敢啊。”
子伯皺起眉來,琢磨起兒子說的話。不知不覺,身旁傳來了輕輕的鼾聲。他抬起頭望了望太陽,瞇著眼睛又思考起來。
窮苦的百姓能接受教育便是有了躋身士族的可能,改變命運的希望。在他看來熒澤的邑主或許是個毛頭小子,全憑手下一眾能人這才穩定了熒澤的局勢。但是,能把這幫能人聚在一起就是本事,更何況還想出了辦學這樣的狠招。百姓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自然不會造反。這是從根本上瓦解了熒澤百姓的意志。以他們的子孫為要挾,眾人卻只能受著。子伯對王詡并沒有好感。但是,不通過武力鎮壓,以此法穩住了熒澤的民心。這樣的手段出自于一個少年,確實令他佩服。
隨后的幾天,晉人忙著逃難,衛人忙著備戰,外國人忙著撈錢撤離。似乎這本該靜謐的冬天一下子提前結束了。姬蘭返回云夢后,立即著手戚城的備戰工作。物資源源不斷的從云夢向熒澤輸送,然后再由熒澤轉往戚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津南区|
平阳县|
广安市|
南雄市|
黄山市|
上思县|
焉耆|
祁连县|
德州市|
肇东市|
平远县|
马公市|
交城县|
江油市|
凤翔县|
郓城县|
共和县|
额敏县|
同心县|
屏东县|
磴口县|
湖州市|
新民市|
通辽市|
岳普湖县|
廊坊市|
永年县|
昌江|
横山县|
临洮县|
团风县|
工布江达县|
高陵县|
桐庐县|
景东|
山东省|
柯坪县|
揭阳市|
鹤岗市|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