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霧蒙蒙。云夢山的春天,清晨是分不清這灰蒙蒙的感覺到底是升騰的霧氣,還是春雨降下的前夕。 一聲雞鳴過后,城門口守夜的六名軍士打著哈欠,催促著滿臉倦意前來換班值守的弟兄。他們走上城樓躡手躡腳的輕扣門環(huán)。這里是門尹辦公值夜的居所。過了好一會兒,屋中傳來不耐煩的話語聲。 “知道了。去吧。” 扣門的士卒小聲說道: “勞煩門尹大人了。” 生怕打擾到屋內(nèi)門尹官的休息。 他們六人被安排在城門口守夜,已經(jīng)持續(xù)一個月了。今明可以回家休沐兩天,身為北戍軍的士卒算是衛(wèi)國的正規(guī)軍。不像那些雜牌的軍隊可以在農(nóng)忙時回家下地干活,只有打仗的時候才會被征召入伍臨時湊湊人數(shù)。 衛(wèi)國有近百萬人口,像他們這樣的正規(guī)軍僅僅不到四萬人。主要是因為公室負(fù)擔(dān)不起龐大的軍費開支。一般的士卒則既要耕作,又要操練。所以戰(zhàn)力與士氣皆不如整日訓(xùn)練的正規(guī)軍。在戰(zhàn)場上普通士卒基本是作為炮灰,為主力創(chuàng)造戰(zhàn)機的存在。 這一伍的士兵興奮的朝著山谷內(nèi)的駐地行去。他們的家眷大多已經(jīng)遷到了野中。雖然與親人近在咫尺,但是邑主府的軍令嚴(yán)格,沒人膽敢觸犯。剛行出百步,隊伍中一人指著不遠(yuǎn)處若隱若現(xiàn)的火光,唉聲嘆氣。 “哎!都是一野的百姓,看看人家過的是什么日子。” “羨慕個啥?那是野宰大人的居所。點個油燈有什么好稀奇的?” 走在隊伍最前方的伍長,勸慰道: “忍忍吧。等外城建好,日子會好起來的。” 那棟磚石建造的精美小樓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屋頂是平的,時常能看到有人坐在屋頂上納涼,或是晾曬草藥與衣物。野中有傳言說,那名叫衛(wèi)詡的少年不是中原人。或許正是如此,才會將治下的村子建成這般模樣。二樓的窗戶邊,隱隱透出豆點的火光。幾人漸行漸遠(yuǎn),目光在不經(jīng)意間,偶爾投向那處清晨點燈的地方。 或許外城建好,他們也會過上好日子吧。 光點搖曳的屋中,一張木質(zhì)的幾案上,放著張地圖。地圖平整的鋪開,邊角白色的絨毛可以看出是張寬大的羊皮,上面密密麻麻的用黑色的炭筆標(biāo)注著野中各處的房舍與建筑。城鎮(zhèn)外圍的區(qū)域畫滿了黑色的叉叉與奇怪的問號。 坐在幾案前的男子,一只托著下巴,另一只手的手指,有序的敲擊著桌面。 自從那日戲弄了邑主大人。隔日,表臣百司府便下發(fā)了征辟村外二里耕地的命令。那些田地多是村中百姓的。雖說如今已經(jīng)不用靠耕田便能養(yǎng)家糊口,但是好端端的征地修建新城,不免讓他有些懷疑。 建多大的城?兩里是有些夸張了。若是真的和山谷相連,成為五里的大城池。那在未來是能取代戚城北方經(jīng)濟中心的地位。擴城后距離淇水又近了一些,如若再開鑿運河,連通水路。新城必定會成為將來衛(wèi)國的交通樞紐,與朝歌和戚城構(gòu)建起一條抵御北方晉人入侵的防御防線。 此刻,王詡無比的糾結(jié)。一方面,是在懷疑姬蘭是否真能看出其中的奧妙。另一方面,則懷疑那日使壞的事情讓對方耿耿于懷,趁機打擊報復(fù)。 正在冥思苦想時,肩頭被輕輕拍了一記。他回過神來,定睛一看,原來是阿季。想必是被光亮或是敲擊桌面的聲響吵醒了吧。 自從兩人假成婚后,少女就變得怪怪的。 “良人何以早覺?” 總以良人相稱,王詡有些不適應(yīng)。“良人”是古代夫妻間的稱謂。文字的演變就是如此的神奇。良加耳便是郎,加女則為娘。所以后來便衍生出郎君或是娘子的親昵稱呼。 “想些事清。睡不著...便醒了。” 王詡微微一笑。手中的炭筆在地圖的右下方畫了個圓圈。那里是東南方,最靠近淇水之地。少女則端坐在一旁,輕輕的撫平他衣袍上的褶皺。隨后將雙手?jǐn)r在王詡的腰間,把腰帶扶正了些。 兩人自成婚后,為了掩人耳目便住在了一起。畢竟名義上,王詡還是野宰,算是這里的公眾人物。他的生活受到了百姓們的關(guān)注。夫妻間雖是相敬如賓,秋毫不犯,但彼此都明白,或許這假戲可能要真做了。 只要那道婚嫁的政令還在,兩年后若是二人無子。阿季將會從世婦正妻的身份淪為妾室,而王詡還要再娶個正妻。身為一野之宰,他似乎只能以身表率。 正是因為這點,阿季才會突然轉(zhuǎn)變。過去那個爬樹掏鳥蛋,一箭射死餓狼的少女,如今已是收斂了性子準(zhǔn)備相夫教子,做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 阿季起身,對著王詡一揖。 “妾去準(zhǔn)備飯食。” 這日,似乎沒睡好覺的不止王詡一人。李滄一早便前來與他商量新城的事情。兩人看著那張滿是記號的地圖,小聲議論著。 “打聽到了嗎?” “嗯。表臣百司府已經(jīng)開始暗中買賣新城的土地了。估計是府庫錢糧不足,想讓氏族、商賈出錢營造吧。不知大人可有決斷?” 李滄瞅了瞅地圖上標(biāo)注的圓圈,意味深長的看看王詡,等待對方的回答。 “想辦法把這里全部買下。” 王詡指著對方盯著的地方,手指在上面敲了敲。深吸了一口氣。他還是有些猶豫,感嘆一聲。 “蘭公子該不會這么無聊吧?” 李滄似懂非懂的看著他。不明白邑主大人無聊什么?他還是有些顧慮。 “這么大的地,至少也要二十萬錢吧。營造的費用恐怕更多。是不是有些心急了?” “切記!先確認(rèn)表臣百司府有在督造城墻,然后再去買地。這樣穩(wěn)妥些。” “呵呵。我們的磚窯生意恐怕又能大賺一筆了。” 隨后李滄便匆忙離開了。想必這兩天的應(yīng)酬會不少。既要打點那些吏員,又要安排信得過的村民分別前去府衙買地。上次購地的事情,姬蘭便壓下沒有同意。而這一次,他們學(xué)聰明了。不會再以王詡的名義直接購買,而是讓村民分別購買,再將土地集中起來。如此一來,官府便無法察覺。頂多會認(rèn)為云夢村的百姓比較富裕,懂得提前投資。 幾天后,王詡得知自家的磚窯廠接到了官府二萬錢的訂單。對方還告知,半年內(nèi)會陸續(xù)采買,可能需要三十萬的青磚,希望他們提前做好準(zhǔn)備。 不久后,新城的城墻便開始修建了。官府將磚石運至城外,然后便有工匠在谷口處丈量原先那段修筑的城墻。他們似乎是打算先連接谷口那段城墻,然后再向外慢慢擴建。李滄提前雇傭了些百姓,準(zhǔn)備多燒制些磚塊,生怕耽誤了筑城的時間。 表臣百司府內(nèi),姬蘭正在認(rèn)真查閱那些購買房舍與地皮的記錄。她每翻閱一卷竹簡,便在案前的白絹上勾畫一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