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94年秋天,意大利青年聯賽。 ac米蘭青年隊vs布雷西亞青年隊。 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布雷西亞不堪一擊。 上半場已經0比3落后,下半場他們依然被壓著打。 布雷西亞不僅沒有進球,甚至連攻門機會都沒有。 他們的18號前鋒甚至都沒有接球的機會。 平心而論,這名年輕前鋒表現很不錯,也很積極。 偶爾的幾次得球,表現的也十分出色,技術嫻熟。 但是隊友就是不給他傳球。 就連場邊的教練都頻頻搖頭嘆息。 為什么沒人給他傳球? 因為濃濃的妒忌! 他是球隊中技術最出色的、能力最強的球員! 身受教練組賞識! 但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18號球員也被隊友妒忌,孤立。 這場比賽更甚。 場邊的主教練低聲自語:“這種天才,真不是布雷西亞配得上的……” 就在此時,場上的形勢突然變了! 雖然落后、但依然在后場倒腳的布雷西亞中場,突然被人從身邊斷球! 而斷球的,正是自己的隊友,18號前鋒! 他從前場跑了回來,一路殺到后場,竟然斷下了自己隊友的球? 就在布雷西亞球員目瞪口呆的時候,18號前鋒毫不猶豫,帶球加速! 沖向ac米蘭的半場! ac米蘭防守球員撲上去,嚴密防守! 但是在皮爾洛面前,他們形同虛設! 過人,再過人! 18號球員連續過掉了ac米蘭全部后場球員! 禁區內起腳抽射! 皮球應聲入網! 1比3! 布雷西亞扳回一球! 在球場中央,18號球員高高躍起,興奮地慶祝進球! 但是也只有他自己一人慶祝! 而在這場比賽之后,他主動申請,把自己的球衣號碼換成21號。 沒人知道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但是在2006年世界杯之后,他在一次專訪中道出了更換球衣號碼的緣由。 “21號,代表場上剩下的21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