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五章 壯志未酬人不死-《影綜之大成就》


    第(1/3)頁

    無怪乎一直風度卓絕的陳近南會是如此的失態,實在是他從這小小的一個字輩里就已經看出了個大問題。

    全真一派成于北宋末年,乃是一代宗師王重陽集三教之大成所創立。其鼎盛時期在元朝,香火之旺號稱東盡海,南薄漢淮,西北歷廣漠,雖十廬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

    但也是因為其影響過于龐大,導致了當時元廷的猜忌。以至于說傳至尹志平真人掌教的這一代,先后兩次在佛道“化胡經”之爭中因為元廷的偏袒而敗于佛門之手,使得當時鼎盛的全真道發展戛然而止,由盛而轉衰。

    然后到了明初,或許是因為全真道曾效勞于元廷的緣故,明太祖全不待見這昔日的道門大宗,反而選擇正一派,盡擇其門下弟子充任道錄司各級道官,全真道士受召見和委任者寥寥。

    這越發重創了全真道,使得全真道再也無法維系其龐大勢力,只能分裂成諸多小派各自流傳。

    而直到明末清初,全真道龍門派第七代傳人王常月振興道教,恢復了全真門廷。這才使得沉寂已久的全真道有了中興的跡象。

    而恰巧的是,陳近南認識這位道門中興的領袖。并且關系還屬實斐然。

    這里面有一層特別的原因,那就是明朝覆滅,清廷發布了剃頭令。這天下有骨氣、血性和志氣的男兒都不愿受此恥辱。所以要么是舍了身、成了仁,要么就是遁入了空門,干脆就棄了這污濁的塵世。

    佛道兩門于當時迎來一個興盛的主要原因便是如此。不是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善男信女,而是去無可去之處,許多懷念故國,不愿意舍棄祖宗法度之人只能就此入了空門。

    而這些人往往就是陳近南招攬和吸收的對象。

    龍門作為當時全真的主流,他可沒少去。所以他很清楚如今全真龍門派的小字輩是怎么樣的。王常月這個掌教真人才是第七代,所以哪怕是他的徒子徒孫,最多也不過是第十代的清字輩或者第十一代的一字輩。

    但明字輩,這可是第二十代。哪怕說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北辰觀只是全真的旁支,但在全真弟子大都共用一個譜系的前提下,也不至于說會有這么一個離譜的代差吧。

    聯想到之前曹瑋言行中的古怪,陳近南已經是開始漸漸察覺到了這其中的問題所在。

    “如今難道已經不是康熙那小兒在位了嗎?”

    “如今是三百多年后,陳總舵主口中的康熙還有他所在的大清,都已經亡了快一百年了。”

    “滿清亡了?好,真是太好了...”

    第一個反應不是震驚于這是三百年多年后,而是欣喜于他立志一生事業的勝利。可見,他在反清復明這方面絕不是喊喊口號而已。

    只是稍微回過味來,他卻也是一下子變得有些意興闌珊了起來。

    “如果說如今是三百多年后,而滿清滅亡也才不到百年。那也就是說滿清還是有著兩百多年的國祚?那我矢志了一生的事業...果然,只是一場清夢嗎?”

    作為鄭氏的家臣,他其實很清楚反清復明究竟是何等的艱難。

    以海外一隅之地想要反攻已經入主中原的蠻夷,本身就是難于登天的事情。更何況彼時,天下志士已是寥寥,所見所聞,也大都是頭皮癢、水太涼之輩。血性男兒只在草莽之間,可依托草莽之輩,又如何能成大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塔河县| 仪征市| 华宁县| 平泉县| 胶州市| 三穗县| 子长县| 阳泉市| 定襄县| 黎川县| 商南县| 诏安县| 万安县| 海林市| 额济纳旗| 晋江市| 长丰县| 平潭县| 长汀县| 元朗区| 绥德县| 常宁市| 许昌市| 浪卡子县| 广南县| 双桥区| 太原市| 从江县| 新余市| 巴里| 宣武区| 长武县| 淮安市| 岳普湖县| 嘉禾县| 阿拉善左旗| 龙井市| 娱乐| 巴青县|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