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能用乾坤袋,當然沒必要用因果錢,那太浪費。 農學、工書超過100級,文典里記錄上千種技藝,隨便扔點出去就能把太平寨的那點因果錢耗個干凈。 真有那么富裕,攢起來讓他緊急時刻出手一次,殺幾個血詭加幾百只黑白詭不好么。 況且他也沒想過最大化因果錢的賜予范圍。 人心,是永不會滿足的。 不想升米恩斗米仇,讓大武百姓失去自身奮戰求存的意志,仙山就不能擺出有求必應的架勢。 那會讓百姓看輕自己所得的異種糧食和武學、技藝,并過度拔高他們對“仙山”的索求。 迄今為止,大多數的誠心者所得賜福在兩次左右。 算上路邊攤交易的那一次,他們從仙山得到的好東西大多是一樣異種種子,加兩門武學。 這能讓大多數人成為入門武夫,作為普及性的福利待遇足夠了。 就像上一世中國搞教育,最初目標只是全體掃盲,后來才提升到九年義務教育。 再之后就沒弄出十二年義務教育,乃至義務大學教育。 原因很簡單,越高級的教育花費的資源越多。 除非是小國寡民,否則沒有任何國家能提供“全員大學”的海量資源。 顧恪在大武做的事也是相同的道理,不過是把“文化教育”變成“練武教育”,掃盲變成武夫入門。 能被他多加照顧的地方和人,自然是通過了觀察,確定有培養價值的。 絕大多數人想晉升第二輪,終究得靠自己努力,而不是指望仙山發“全民福利”。 他已經給了大武百姓更高的起點,再不努力或運氣太差,怪不得旁人。 …… 大武五百一十四年的日子正一點點地過去。 顧恪對新得到的文思泉涌特性愛不釋手,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武學和技藝的理論學習、整理上。 技藝還好,偏門些也能用于改進洞府內的生活條件,學了不虧。 鉆研武學對他自身的性價比卻沒那么高。 高等級的無相真經,加上五門系統特性武學,幾乎覆蓋并超越了絕大多數武學的實用效果。 但上輩子作為武俠、功夫文化的愛好者,他終究還是割舍不掉對武學的興趣。 之前不怎么涉及,一來是沒武學理論基礎,二來是無相真經與大武的武學路子迥然而異。 山谷還未升級洞府前,既缺手藝,也缺在外交易的天符通寶。 升級洞府后這幾年,隨著出攤次數和地點的增多,洞府內的原材料極大豐富,制造加工能力也大幅度提升。 更重要的是,積累的天符通寶不少,每次都能在大城市里選擇合適的交易對象,額外從外界交易大批物資。 洞府的日常用品、材料不再緊缺,甚至該說是很富裕。 以洞府內尚未產出的鹽為例,他不過是在出攤到海邊大城時,與當地守將“友好協商”了下。 那位二輪六轉守將在天工角色面前,連拒絕的勇氣都沒有。 當然,路邊攤是不會強買強賣的,顧恪只是不想守將偷奸耍滑,浪費天符通寶而已。 實際交易給那守將的是一瓶十顆的中品補血丸。 所謂中品,是洞府內出產日漸豐富后,顧恪順手制訂的標準。 這是便于各種材料、物品的日常入庫、登記、歸類,一般分普通、中品、上品、特殊這幾個品級。 普通異種紫麥加工成的補血丸,就是普通檔次,對一輪武夫效果極佳,二輪武夫也能用。 中品就是仙田種的紫光三寶麥加工而成,二輪武夫使用效果極佳,對武宗有效但較慢。 上品則是血靈仙田里的特殊紫光三寶麥的產品,武宗使用都能恢復大量血氣——梅竹她們外出主要帶的就是這種上品補血丸。 至于特殊補血丸,全是看運氣。 偶爾在加工時會附帶上超強補血效果,武尊用了都說好,但產出無法保證。 中品在顧恪和秦大小姐她們那里幾乎沒用,放在外界卻是武宗都需要的好東西。 因為以武宗的血氣量和身體強度,已不是普通藥物便能起效的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