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77章北漠大遷徙,文典100級-《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第(1/3)頁

    如今這十多年來,異種糧食和黑煞掌等武學(xué)到處傳播,大武百姓里入門武夫的比例大漲,百來人里見到三五個都不稀奇。

    換作之前數(shù)百百姓里也未必有一人。

    現(xiàn)在這些百姓沒有足夠的廝殺對陣經(jīng)驗,依然不是合格的兵卒,給軍陣提供血氣運轉(zhuǎn)卻是沒問題的。

    一旦城鎮(zhèn)遭遇圍攻時,想走都走不了,不想死自然會出力。

    北漠國主蘇玉樓的這種“越線”的行為沒引起太多波瀾,中庭和其余三國只在內(nèi)部討論過幾次就輕輕放過。

    原因也很簡單。

    北漠國開放了邊境,讓一部分百姓進(jìn)入了中庭,并請求中庭予以收容安置。

    這可不是暫居,而是將這部分百姓“送”給了中庭。

    幾萬幾十萬的百姓,中庭和三國可以不在乎,數(shù)以千萬計的百姓卻是另一碼事。

    讓他們自己去培養(yǎng)這么多百姓,自是舍不得資源的。

    但白撿這么多百姓,等于平白多出數(shù)百個大城市的人口。

    即便中庭官府不想要,某些中小宗派豪門卻會心動。

    周圍百姓是否與其他宗派豪門關(guān)系很難說,是否與自己有仇更難說,收起來顧慮重重。

    而這些失去了根的北漠國百姓,不正是他們增強(qiáng)自身實力的上好資糧么?

    暫時不可靠不要緊,新人想上位就要立下足夠的功勞。

    等立下足夠多的功勞,少則數(shù)年,多則十?dāng)?shù)年。

    真有本事活到那時,這么長時間也足夠考驗、觀察,他們不介意吸收這種新血。

    而中庭和三國高層不吭聲,倒不單純是白撿了一大批百姓的原因。

    像東海國主李乘風(fēng)拿著蘇玉樓發(fā)來的私人信函,細(xì)細(xì)看過后,不由得望向北方。

    良久才長嘆一聲:“蘇玉樓啊蘇玉樓,你究竟當(dāng)?shù)氖鞘裁磭鳎挂獮槟切┵v如螻蟻的平民赴死?”

    心中卻有不解,有嘆息,更多的還是欽佩。

    四國國主中李乘風(fēng)心思深沉,老謀深算。

    西荒國主白萬春沉默寡言,低調(diào)內(nèi)斂。

    南野國主沈翠山圓融精明,一團(tuán)和氣。

    北漠國主蘇玉樓則是四人中脾氣最剛直灑脫的一位。

    說起來此人性格更適合當(dāng)一名大將,而不是國主。

    但北漠國長期面對極北外域的外族和天靈教襲擾,性子不夠硬是頂不住那種壓力,蘇玉樓的上位看似偶然,實是必然。

    中庭沒興趣自己頂上去,年年廝殺,當(dāng)年更是大力支持蘇玉樓坐上了北漠國主的位子。

    只要中庭自己不犯傻捅北漠國刀子,以蘇玉樓的品性是不會和中庭反目成仇的。

    而此次蘇玉樓面對詭物群南侵,先是讓出大半疆域,緊縮防守。

    又給中庭和三國發(fā)來信函,請求他們各自接受一部分百姓。

    送來的這些人乃北漠王室庇護(hù)的最底層百姓,里面沒有任何宗派豪門。

    接受他們,對中庭和三國的風(fēng)險極小,利益極大。

    國主蘇玉樓身為武尊已決定留下,與詭物群死戰(zhàn)到底。

    那北漠國的宗派豪門,自然得留下,與他們的國主、地盤、百姓共存亡。

    總不能平日享受了北漠國帶來的好處,最后扔下百姓一走了之。

    中庭與三國不但默認(rèn)了蘇玉樓這些行動,還一同配合,禁止北漠國的宗派豪門整體搬遷。

    最多如北漠王室那般,留下點火種,主力必須得留在北漠國防線。

    不然北漠國的這些宗派豪門都跑來南邊搶地盤,北漠國怕是堅持不了多久。

    那時不還得中庭頂上去?

    當(dāng)然,武宗本人和直系親屬不在此種規(guī)則限制范圍內(nèi),他們想走也沒誰能攔住。

    但他們下屬的勢力、人員、物資卻無法大規(guī)模通過。

    屬于武宗的勢力規(guī)模都不會小,遠(yuǎn)不是普通人搬家能比擬。

    一名武宗手下大多都有幾千上萬名武夫,數(shù)十萬直接聽令行動的附屬成員,地盤內(nèi)數(shù)百上千萬的百姓。

    僅憑他自己和直系親屬,能轉(zhuǎn)移走的人員、物資、財富遠(yuǎn)低于一成。

    剩下絕大多數(shù)的人力物力,還有其地盤財富,視同自動放棄,收歸北漠國,用于抵抗詭物群。

    哪怕是武宗,不到山窮水盡,基業(yè)盡毀,大多數(shù)是不會選擇這“凈身出戶”的方法跑路。

    大武,歷來以武為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彰化县| 简阳市| 唐海县| 青冈县| 潞西市| 胶州市| 鸡泽县| 甘谷县| 洪江市| 湖口县| 沿河| 衡阳县| 柳河县| 洛隆县| 辽中县| 邛崃市| 化德县| 大英县| 调兵山市| 金川县| 阜平县| 沈阳市| 柳河县| 梓潼县| 张家口市| 绥化市| 台山市| 那坡县| 贵德县| 柞水县| 泾阳县| 洪雅县| 从化市| 唐河县| 全南县| 屯留县| 康保县| 盐津县| 宜黄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