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能吃上面包餅干,那都是家庭條件很不錯的人。 非但食物如此簡陋,飲水也是如此。 大多數人都背著一個家里的軍用水壺,基本都是65式的。 圓滾滾的鋁質壺身,外涂軍綠色,配上同色挎帶,加一個醬色酚醛塑料螺紋蓋子,蓋子還連著根細繩。 不少人家里就是白水或白糖水,條件稍好的可能是麥乳精或蜂蜜水,能灌幾玻璃瓶汽水進去的少之又少。 當然,那時孩子的快樂也很簡單。 沒有手機、平板,不用上課,但春日的校外哪兒都是最好的游樂場。 比如顧恪記憶里,小學時最常去的春游地點就是……烈士陵園。 老師帶著大家到陵園的烈士墓碑前參觀致敬后,就可以在陵園外的公園玩耍了。 那時的烈士陵園在城中心,還是公園的核心處,風景還很不錯。 偶爾換個地點,那就去……縣上的烈士陵園。 收回思緒,小滿和小萍兒已經在忙活了。 先用冷水熱水各一半和面,再合到一塊兒,醒面一刻鐘。 再拿出醒好的面團搓揉光滑,拉成條,等份捏斷成劑子,再揉圓。 一個個白白胖胖,光光滑滑的很像小滿,總之就很可愛。 再用面粉二,油一的比例,調成油酥。 這時再來對付那胖嘟嘟的白胖子們,將它們搟開,靠中略厚,邊緣略薄。 再將油酥刷在面片中間,留出邊緣,兩兩相疊,捏合邊緣。 兩張面片合為一張厚面片,再次搟開,讓其變得更薄更大,但不能破掉。 邊緣處要留一點,不能全搟,這是避免把兩層面片中的油酥壓出來。 云紋鏊的“孿生兄弟”黑鍋鏊再次登場。 烤爐生火,調整到小火,放上黑鍋鏊,刷油后把比小滿上半身還大的面餅放上去。 小滿的手藝很準確,面餅差一寸就能鋪滿鍋面的樣子。 十息左右,底部大致定型,立刻翻面,以免單面受熱過度,鎖不住餅內空氣。 如此重復方面數次,面餅內部空氣膨脹,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半圓狀“氣球”。 小滿感覺有趣,拿著手指輕輕戳動,那球就顫巍巍地輕晃著:“咦,這個有點好玩啊?!? 顧恪正用蔥花、油、鹽、雞蛋調著蛋液。 聞言側頭,看到那顫巍巍的球體,若有所思地點頭:“好玩歸好玩,戳破了我這蛋液可不好灌進去。” 小滿咽了口唾沫:“那就趕快灌蛋液吧,我已經感覺到餓了。” 顧恪失笑,將剛調好的蛋液遞過去:“那就你來倒吧?!? 小滿一把接過,血氣微動,就在鼓起的白面球上斜戳出一個洞——直戳容易被餅里的熱氣噴一臉。 拉開一些,將碗口朝里一倒,再向上拉起。 蛋液在空中拉出盡尺的絲線,灌注進餅內夾層。 小滿手腕輕甩,碗中殘留的一點蛋液就被準確地甩進了開口中,一點都沒漏出。 顧恪無語:這手法,上一世那些老師傅看了肯定會暗罵作弊。 人家都是老老實實湊著灌,姿態樸實無華,但不會出漏出來。 小滿這就有些炫技的意思了。 好吧,或許是自己講做菜時,不小心摻進去了一點《食神》、《金玉滿堂》的內容。 這兩部電影的導演一個是徐克,武俠片大佬。 一個是周星馳,對功夫片相當喜愛。 拍的是美食片,最后動作效果卻帶著武俠與功夫的韻味。 起碼金玉滿堂里廚師的菜刀,遠比2021年的武俠劇主角的長劍更凌厲飄逸。 食神里干脆連廚藝的來歷和名字都是武俠小說。 而小滿,是一名武宗。 她無需吊鋼絲就能橫行天空,血氣控物也有三分御劍的模樣。 完成電影里那點小花哨的手法,真是大材小用了。 但她也是個實在人。 好吃永遠是最重要的,耍帥只是順帶,絕不為耍帥影響食物品質。 灌完一大碗蛋液,她手掌輕翻,恰到好處地將面餅翻面,沒讓蛋液漏出來。 蛋液受熱凝固,封閉了那個開口,癟下去的表面又鼓了起來,卻不如剛才那么碩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