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恪閑暇時,也會定期使用感知力給兩小做檢查,記錄她們練武后脈輪血竅的變化。 再將其與自身內視情況對照,研究彼此的差異所在,來分析所謂的練武天資到底是什么。 觀察后發現,兩小練武是旺盛血氣,然后血氣朝血竅凝聚,點亮血竅會將一部分血氣,凝聚成類似“種子”的東西。 然后血竅這個“種子”會加速吸收食物精氣,再朝周圍擴散大量的“根須”,反哺體內臟腑。 臟腑營養充沛,運轉快速,再刺激血竅凝實、增長,表現在外就是身體良好,力量強悍。 而顧恪體內的血氣比兩小旺盛幾倍不止,但基本是均勻分布,并沒有朝那些血竅聚攏。 當然,他也沒必要去聚攏。 因為他血氣的總量相對兩小多得多,即便均勻散布,也不比小滿她們的血竅差多少。 簡而言之,他渾身上下都是血竅,吸收運轉速度比小滿她們快得多。 所以秦柏二女實力強,食量更大,吃多了紫麥一樣會撐,他卻只會在一小段時間內食(谷欠)降低,沒有任何飽腹感。 除此之外,小滿她們的血竅釋放血氣,同時也會控制約束血氣,讓其在體內循環,減少對外的自然流失。 照秦大小姐和柏素清對開啟第三輪的說法,開源節流是重點。 開源是使用上好食物和藥材,節流就是加強對血竅的控制,不讓血氣“漏”出體外。 顧恪的身體卻是在不斷外流少量血氣,又不斷地從外界吸收進某些能量,轉化成血氣。 在血氣與能量的進出間,他的身體始終維持著動態平衡,并不因他體質變強而改變。 讓他像眾女那樣凝聚血竅,就是與身體逆向而行,自然無法成功。 冥冥中顧恪就知道,這或許就是自己身體超乎尋常的原因。 既然血氣始終與外界保持交互,那從外界感知到各種信息只是順帶,感知力不就有了。 另外第二輪高手外放血氣,才能破開詭物護體的詭霧,以及妖物護體的妖氣,傷害到它們本體這點,對他也毫無意義。 鬼臉葵花妖和那黑詭,不就被他一柴刀劈死了么!砍它們時感覺不比砍仙田里的麥稈費力。 這其中或許有小柴刀的功勞。 它沒有某某親和這種特性,但顧恪開放了使用權限的人拿上它,就可以任意外放血氣,消耗極小。 那無名小鐵錘也是一樣。 但一般武兵要主人以血氣長期溫養,適應主人血氣進入,其它人拿到也發揮不出全力。 因此眾人都認為那是“仙家”專門給他的東西,具備武兵的一些效果,卻不是武兵,也就沒人對他提這事。 另外,應該與無相真經的傷害屬性也有關系。 傷害這條屬性,僅在系統直接獎勵的無相真經和小柴刀、小鐵錘上出現過。 其它石刀竹劍基礎屬性只是鋒利,特性也沒有傷害這一條。 傷害越高,他砍任何東西都會更省力——包括葵花妖和黑詭,砍上去的手感其實不比大青石結實多少。 若是在系統庇護范圍內,那就不是詭物追殺他,而是他追著它們取晶了。 如此看來,無相真經的效果遠比顧恪想像中更強大。 走的路線與武夫不同,但實戰效果并不差,足夠他護身保命,干活種田了。 …… 接下來的日子平靜無波。 祖陵殿始終沒有詭物出現,似乎這“刷怪點”已被刷爆了。 顧恪只能靠著出攤,勉強維持生活的尊嚴。 不過他既沒有熊家溝、白葦村這樣的地點探親,也沒再遇見李秀兒那般順眼之人。 每月兩次出攤,所到之處都是小山村。 遇見的詭物大半是游詭,小半是白詭,偶爾還會輪空。 所幸運氣的低谷已過,再也沒出現二連零蛋這種離譜的事,魂源和天符通寶穩中有升。 這樣下去,今年柏素清和兩小的工錢能發上,還能剩下一些。 而在他正式開始山谷中的悠閑生活時,大武中庭,京西南路,李家溝舊址數十里外。 一處山洞中,李秀兒警惕地從石塊縫隙中觀察著外面情況。 自從那夜李家溝被屠村后,她牢記顧恪的警告,一路帶著四十多個幸存的同村小伙伴進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