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9章 雙軌制,郡縣與分封共存 其它各國的觀眾看到這里也傻眼了! 原來,你們龍國一國兩制出自這里。 是有淵源的。 雙軌制,一直是西方各國心中的一個迷。 一個國家,放兩種相沖突的制度,不會亂嗎? 這要是在西方,不敢想象。 這些人流露著震驚之余,還有一些羨慕。 兩種制度,喜歡哪種就擁抱哪一種。 簡直太自由了。 屏幕內(nèi)! 蕭何見始皇對這一點有一些錯愕,也知道自己說的有一些另類了。 于是解釋道: “郡縣為主,分封為輔,即能加權中央之權,又能穩(wěn)固地方之安。 還能像周一樣,賞賜王侯們對外擴展之便利,擴大秦之地,削蠻夷之勢!” “制,無分優(yōu)劣,在之合適,因時而定,因勢利導,皆乃國之器。” 適合郡縣的地方郡縣,適合分封的地方分封。 二者結合,互相成就,互相制衡。 周之分封讓周不用花一分錢就將華夏版圖擴展了幾十倍。 將四方蠻夷歸化或是消滅驅(qū)逐。 分封的王侯可以自己去四方蠻夷擴展。 而實行郡縣的大秦境內(nèi),安心發(fā)展,積蓄實力。 只要中心力量強大,強干而弱枝,天下永遠屬于秦。 若是干弱,何須枝強,自會崩塌。 蕭何的看法是,天下無有不變之王朝。 無有不亡之政權。 夏、商、周,皆如是也。 秦,同樣不例外。 即使擁有一百倍的土地,擁有一百倍的兵馬跟百姓。 同樣逃不出興亡交替。 始皇之萬世千秋,不過是自欺欺人,美好的愿景。 秦始皇有些豁然開朗,明白了什么。 在看蕭何。 眸中多了一絲認可。 蕭何,卻有其才。 雖然有些地方與自己有出入,意見甚至相佐。 但無疑,他是個人才。 而且值得留在大秦朝堂的人才。 “蕭先生一番話,著實讓人驚艷。” 秦始皇突然有了一些倦怠。 大秦在蕭何的眼里,已經(jīng)千瘡百孔,像一艘即將沉沒的破船。 這讓始皇心里很不是滋味。 朕的大秦,必須強盛。 必須萬世千秋。 國祚永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