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劉辨還是劉協?-《漢末竇氏子》
來的路上,蹇碩告訴竇輔,天子一到河間就迫不及待趕去舊時住宅。算算時間,那時候竇輔還在和張郃閑聊。懷念一番后,劉宏就離開了這處舊宅。
“陛下體諒后軍將士一路辛苦,于是就沒有傳后將軍隨行,只是帶了虎賁郎和北軍。”蹇碩解釋道。
等竇輔趕到縣寺,皇甫嵩早已到達。見兩位護軍主將都到了,劉宏吩咐道:“朕與太后明日出發,返回洛陽。”
在城外時,竇輔與張郃交談,決定仍然按照原定路線,護送天子返回洛陽。因此這時沒有提議改變路線,而是將冀州郡國士卒的異常調動匯報給了劉宏。
讓竇輔感到意外的是,劉宏似乎已經知道這件事,難道是皇甫嵩探查和上報的?就在這時,門外忽然進來一人,竟然是董太后,她還牽著小皇子劉協。董太后進門的同時,竇輔瞥見門外還站著驃騎將軍董重。再往外看去,原本護衛在天子身邊的虎賁郎,此時全都退到遠處,將位置讓給了董重麾下士卒。
皇甫嵩愣住了,他看了看竇輔,又看了看堂上的祖孫三人,試探著問道:“陛下有何吩咐?”
劉宏盯住這兩位護軍主將,十分認真地說道:“朕要冊立皇子劉協為太子,兩位愛卿可有意見?”
雖然是詢問,皇甫嵩和竇輔還是理解了天子的意思,這是要兩人表態了。留守洛陽的楊彪和楊琦,早就在天子面前表過忠心了吧?
皇甫嵩的想法很簡單。早在京兆時,他拒絕了池陽縣令閻忠的勸諫,放棄兵諫,不參與進黨人和宦官的斗爭。現在,面對皇帝的詢問,他又毫不猶豫選擇跟隨皇帝,支持小皇子劉協。
竇輔低著頭,沉默著,沒有回答天子的問話。現狀如此,夫復何言?雖然劉宏沒有讓虎賁郎拿長戟架在兩人頸項之間,但身后不遠處董重麾下士卒的威脅之意,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即便劉宏不問,不來今天這樣一次威逼利誘,竇輔也會選擇小皇子劉協。因為他去涼州、去西域,甚至包括領兵平定滎陽黃巾軍,都是出于何氏**的排斥。至于何進等人為何排擠他,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見到皇甫嵩和竇輔都沒有反對,董太后先松了一口氣。她跟著劉宏到了舊宅,想起了當年同住一處的兄長董寵,不禁有些傷感,又一次向皇帝請求正式冊立劉協為太子。劉宏拗不過,于是這才特意招來兩位護軍主將,并當著董重的面,再次承認劉協的太子之位。
片刻后,董重按照天子預先的吩咐,派人召來了光祿勛馬日磾、北軍中侯劉表、羽林中郎將高皓和虎賁中郎高順。加上還未離開的衛將軍皇甫嵩和后將軍竇輔,這便是此次北巡隊伍中所有的要員。
之所以召集眾人,是因為竇輔上報了王芬的謀劃。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襲擊,劉宏也想要更改路線。竇輔并不急著提議,他想聽聽劉表幾人的說法,也許會有新的方向?
相對于一眾武官的沉默,馬日磾和劉表不約而同地表示:無需改道!
“陛下孝行,遠播四海,而王芬縱兵阻攔,此罪一也;黑山賊肆虐州郡,殺戮官吏民眾,王芬身為一州刺史而不加以制止,此罪二也;天象渺渺,襄楷妄言而王芬用之,此罪三也……”
馬日磾不愧是扶風大儒,引經據典,頭頭是道。他一一列舉王芬的過失,最后總結得出“天子必勝”的結果。
而劉表則十分務實,他在經學造詣上略遜馬日磾,然而論兵事則勝過后者多矣。他的觀點與田豐相同,不過是從軍事角度。
“當此之時,陛下應當盡快回到洛陽。安平、清河郡兵被調走,但各處城池還在,可以作為依靠。若是冀州叛軍稍慢些,陛下到了河邊,登上戰船,便可直接逆流而上,返回洛陽。”
劉表是兗州人,對北方隔河相望的冀州也十分了解,尤其是冀州沒有水師戰船這件事。所以他提供給劉宏的建議只有兩條,第一是據城而守,第二就是登船撤離。
至于具體采用哪種方法,還要根據現實情況,或者說是看叛軍在何時何地發動突襲。
“陛下,臣也認為不宜變更道路。”竇輔站了出來,支持馬日磾和劉表的說法。他將田豐和張郃的建議,稍作整合,然后復述給了天子劉宏。
聽完幾人的說法,劉宏又在心中默默計算了片刻,最終放棄了改道的想法。他選擇相信皇甫嵩和竇輔的軍事素養,更是希望能夠早日回到洛陽,舉行冊立皇太子的儀式,早日定下劉協的太子之位。
由于形勢變化,根據衛將軍皇甫嵩的建議,北巡隊伍返程時的行軍序列,也隨之做了相應的調整。隊伍不再分為前、中、后三部分,而是整合為一體。
鑒于驃騎將軍董重部曲戰力不高,劉宏將董重士卒換到外圍,由劉表領著北軍的步兵營和射聲營,填補空位。羽林騎也被調開,兼任斥候和隊伍先導。皇甫嵩和竇輔的部曲,臨時合成一軍,跟隨在北軍之后。這部分士卒,以皇甫嵩為主。
而小黃門蹇碩,則被派到東郡、與太守曹操溝通,負責協調渡河事務。為了防止兩人產生矛盾,劉宏特意叮囑蹇碩,務必謹小慎微,不要像當年蹇碩叔父一樣,因為宵禁后仍在街上游蕩而被曹操亂棍打死。蹇碩自知責任重大,不敢松懈,連連應諾。劉宏這才放了他前去。
各部人馬分派完畢,天子劉宏的北巡隊伍在第二天便離開了河間國,正式踏上回程。張郃帶著麾下士卒,護送劉宏離了河間,又穿越整個安平國。直到望見清河國界碑,因為不能長時間遠離郡界,張郃這才向天子告罪,返回河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焉耆|
托克逊县|
岑溪市|
西贡区|
格尔木市|
枞阳县|
盐津县|
台州市|
墨竹工卡县|
济南市|
贵南县|
三河市|
九江县|
长垣县|
四会市|
宁陕县|
高碑店市|
萝北县|
德化县|
灌云县|
开化县|
古交市|
嘉善县|
呼和浩特市|
邳州市|
乌拉特中旗|
石楼县|
金塔县|
南川市|
亳州市|
保德县|
尼玛县|
都江堰市|
五华县|
桐庐县|
商洛市|
佳木斯市|
兰考县|
克什克腾旗|
绥江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