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9章 新任北軍中侯-《漢末竇氏子》


    第(1/3)頁

    第二日,竇輔便在北軍大營的校場里,見到了這位新任的頂頭上司,北軍中侯劉表。這位名列黨人的儒生,身材高大,足有八尺之多,比將臺之下許多軍侯和屯長都要高出一截。然而劉表姿態外貌,卻十分儒雅,令竇輔想起了現任廷尉一職的盧植。

    劉表也是當年受宦官誣告、被天子詔令禁止出仕的黨人之一,與大將軍長史王謙是同鄉,都是兗州山陽郡人士。說起來,兩人還可以稱為師兄弟,因為劉表在十七歲那年,曾經向王謙的父親王暢求學。

    兩人之間,發生過一段趣事,那是在王暢擔任南陽太守的時候。由于王暢極度崇尚節儉,不但以身作則,還以此要求郡守府里的官吏,甚至地方縣寺的小吏也被迫向他學習。

    于是,這些人私底下便聚集起來,向太守的愛徒劉表求援。幾天后,劉表求見王暢時,便趁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奢侈但不越過禮法,節儉但不逼迫屬下,學生認為這才是圣人所說的中庸之道。正是因此,當年衛國大夫伯玉以獨自獲得‘君子’稱號為恥。

    老師如果疏忽于大義,只仰慕伯夷叔齊那種細枝末節的操守,卻忘了圣人所宣揚的大道,又怎么能流傳名聲于后世呢?”

    王暢卻反而教導劉表,對他說道:“我這樣做,只是為了給郡縣官吏做一個表率,防止他們犯錯誤而已。”

    但十年后吏治混亂,從州部到郡縣,無才無德之人隨處可見。甚至有民間歌謠唱到: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劉表當初還不甚理解,直到他目睹這種種情景,這才理解了恩師的用心良苦。

    北軍大營中,五營人馬集結于校場,共三千余人,接受劉表的檢閱。北軍五營,每個營作戰士卒不過七百人,盡管人少,卻甲胄齊全。

    竇輔所統率的步兵營士卒,長兵器有矛、戟,短兵則為制式環刀;

    校尉馬日磾所統領的射聲營士卒,除環刀外,有雕弓,有臂張弩,有蹶張弩。從光武皇帝中興大漢以后,配備車馬的虎賁營并入射聲營,于是射聲營便以車馬運輸、承載各類大黃弩,像竇輔前次在戍部城外所見、郭汜屯裝備的十石大黃弩也赫然在目;

    屯騎營騎士,為北軍三支騎軍中唯一由漢家子弟組成的騎兵營,長兵、短兵與步兵營士卒相同,并額外配有弓箭、手弩,遠近兼備;

    長水營騎士,由護烏桓校尉精挑細選、推薦至洛陽的悍勇烏桓騎士,裝備長矛和弓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市| 福州市| 贵德县| 体育| 哈密市| 叶城县| 湟源县| 佛冈县| 烟台市| 寿阳县| 永平县| 济阳县| 武川县| 武山县| 双流县| 南京市| 准格尔旗| 青海省| 尼玛县| 莱西市| 冕宁县| 梁山县| 思南县| 平遥县| 仪征市| 武功县| 徐水县| 进贤县| 湖北省| 万源市| 杂多县| 高唐县| 桂平市| 施秉县| 宾川县| 兴仁县| 瓮安县| 富宁县| 海南省| 开江县|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