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征召兵馬-《漢末竇氏子》
第(2/3)頁
“夏公,小子受天子派遣,出兵西域。除湟中義從胡與昭武義從胡外,還缺一個親衛部曲軍侯,不知夏公可愿割愛……”
分別數月,竇輔和夏育再次相聚。這次非但不能并肩作戰,還要向夏育討要一個能勝任曲軍侯的人才,竇輔有些窘迫,不過還是硬著頭皮開口。
“看上龐令明就直說,繞這許多圈子作甚?你也是打過硬仗的漢子,怎得如此軟弱?”夏育太熟悉竇輔,一語道破他的來意。
隨后,夏育又對竇輔說道:“你麾下五千人,湟中義從胡便有三千,占到六成之多。這些羌人不似昭武義從胡,許久未曾跟隨漢軍作戰,那些百騎長、千騎長怕是不能持久,須要選得力將領統率。”
竇輔也有些擔憂。他懂得為何天子分撥兵馬,大多選用胡人。因為胡人以放牧、捕魚、圍獵為生,不像漢人常年在農田耕作,春耕、秋收皆不能入伍征戰。因此為節省軍費,大漢對外出征,常常以少量漢人精兵搭配大量胡人。只要將領指揮得當,就能以少勝多。
任用胡人兵馬,既有益處,當然也有害處。比起漢軍的軍法森嚴,胡人紀律渙散,作戰不能持久,己方占據上風時便一擁而上,己方進軍不順則四散退走。
統領三千騎兵,這已經是一部兵馬,需要校尉一級的將領。然而竇輔自己也不過騎都尉一職,無權任命校尉,又來不及匯報天子。他有些懊惱,這該如何是好?
并且,要統率羌人騎兵,也需要對羌人習俗有所了解。否則,隨意指派將領,就會出現“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情形。上了戰場,這樣的軍隊怎能戰勝敵軍?
竇輔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他在護羌校尉府踱來踱去,思索對策,不經意間抬頭,望見夏育身后墻壁上的涼州地圖,忽然想起一人。
“夏公,小子已有兩處人選,但遠在別縣。還請夏公為我照看部屬,小子五日之內,必然歸來。”
將領既然不能直接統率三千人,那就放低到千人一級的都尉標準,而這樣的人,涼州不是沒有,與竇輔相熟的便有西部都尉麴嘉、金城郡兵麴勝,以及情同兄弟的護羌校尉部農都尉張繡。但這幾人都有要職在身,即使要調任竇輔軍中,仍然還需天子下詔,竇輔無權直接征召幾人入伍。
在校尉府的地圖上,竇輔看到了金城郡的臨羌縣。他猛然記起,臨羌縣的縣長劉備,與他有過一面之交。這位劉縣長曾提起他的兩位結義兄弟,都是勇猛善戰的剽悍之士。
從校尉府所在的允吾,到劉備任職的臨羌縣,雖然都在金城郡轄下,也有二百多里。兩日后,竇輔終于趕到臨羌縣,見到了縣長劉備。
“玄德,天子以我為騎都尉,令我出兵西域,如今軍中缺兩位統兵千人的都尉,特來請云長與翼德出山助我,不知可否?”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方市|
郴州市|
万山特区|
阳江市|
桂阳县|
钦州市|
盐津县|
大洼县|
SHOW|
禹城市|
重庆市|
峨边|
怀来县|
抚远县|
会同县|
旬阳县|
广南县|
响水县|
繁峙县|
渭源县|
涿州市|
宁陵县|
利津县|
清苑县|
秭归县|
龙里县|
休宁县|
遂川县|
饶阳县|
南昌县|
泽库县|
台南市|
新野县|
巨野县|
托克托县|
红桥区|
仪陇县|
大宁县|
镇远县|
布拖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