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利害抉擇-《漢末竇氏子》
第(2/3)頁
陳琳奇道:“本初,為何說竇輔有勇無謀?他在涼州屢建功勛,即使學術不精、不治經典,但也有名將之風,對羌氐蠻夷事務了如指掌,怎能如此輕視?”
袁紹嗤笑一聲,反問陳琳道:“孔璋先生就不感到奇怪,他一個桂陽來的鄉野村夫,為何對西方之事如此熟悉?真的以為,靠一個夏育就能安定涼州?
他的父親胡老尚書,在客曹尚書的任上,可沒少翻閱尚書臺關于西方夷狄事務的存檔,甚至還謄抄下來,帶出宮去。這些機密要件,怕不是都給了竇輔。也就是御史彈劾被天子扣住不理,不然至少要問他個謀反之罪。”
雖然如此,何進還是對竇輔抱有善意。他安撫袁紹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竇輔是天生有才也好,后天勤于學習也好,終究還是有才之人,不能不用。”
袁紹不以為然,反駁道:“大將軍要任用賢才,紹本應當竭力支持。但大將軍可知,本朝的棟梁之材都在何處?
論文風,在汝南,在潁川。荀氏、陳氏、鐘氏、韓氏,潁川四長品德高尚,天下知名;圣人經典,教授幼童有汝南許氏,校正五經、立石碑于太學,則是陳留蔡伯喈功勞;
而精兵強將,首推幽州突騎,光武皇帝因此能夠中興大漢。又有河南、河內、河東三地壯士,與各部禁軍同行,平定黃巾。更有河間持戟士,泰山勁弩手,皆為能戰之士。
再觀涼州,羌人反復無常,今日歸順,明日又反。郡國兵卒懦弱無用,將校軍吏好大喜功。而郡縣更寡于學術,不通五經,近百年來做到公卿的,又有幾人?”
袁紹話語中提到公卿之位,卻生生撕開賈詡心中的一處傷疤。
當年夏育的上司段颎,戰功赫赫,卻不能登上三公之位。百般無奈之下,段颎不得不屈膝諂媚大宦官王甫,先是輸送大量財物,又在司隸校尉任內大肆捕捉、拷打反對宦官的太學生,這般主動“表忠心”,才做到太尉。但僅僅一月有余,就因為日食,在關東官吏的彈劾下,被迫辭職謝罪。
當初響應何進號召,賈詡原本還有些歡喜,以為橫在關東與關西之間的無形隔閡,就要消除,如今卻大失所望。他沒有當場發作,只是順應袁紹意思,勸諫何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祁连县|
民权县|
襄垣县|
根河市|
陆川县|
周宁县|
孟连|
南溪县|
铜山县|
洛扎县|
兰考县|
凤城市|
成都市|
调兵山市|
徐闻县|
赤峰市|
揭阳市|
琼中|
青岛市|
临江市|
临夏市|
军事|
濮阳市|
洪江市|
光泽县|
仁化县|
西乌|
沂南县|
万宁市|
儋州市|
临武县|
通许县|
开原市|
南华县|
邻水|
监利县|
东平县|
阳朔县|
阿图什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