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章 編輯找來簽約-《重生1983年》
第(2/3)頁
“小潘,你這篇小說準備寫到完結,總共多少字?”
“按照我這大剛的計劃,至少一百萬字以上,估計可能都不止。”
“每個月保證供稿三萬字,應該沒問題吧?”
你要單純把精力全部放在這篇小說上,一個月寫三萬字肯定沒問題。
我怕你又寫詩,又參加其他的文學活動,無法保證供稿。
“完全沒問題,何況我現在還有八九萬字的存稿呢。就算是沒有,我一天寫二三千字,一點都不難。”
前世寫網絡小說,每天還上傳五六千字呢。
林安白感興趣的問:“小潘,我問你一句題外話,你寫的這篇《陌生城市》都是發生在廣東沿海城市的故事,代入感特別強,好象作者有切身的生活體驗一樣。不知道的人一定以為作者是個四五十歲,情感經歷,社會閱歷都特別豐富的中年人。不然就寫不出這種有內涵的小說。可是你今年才多少歲,恐怕你連廣東都還沒去過吧?”
潘大章當然沒有去過廣東沿海城市。
但是他前世在那邊待了十多年。
飽嘗了打工生活的酸甜苦酸,書中的人物都是他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人。
包括主人公身上都有他當年的影子。
但是跟林安白說自己是個重生人,也是無法解釋的事。
他笑著說:“我訂了你們《江山文藝》,每一期的作品,每一篇作品,我都認真拜讀。其中的生活氣息我好象感同身受,親臨其境一樣。再加上我對沿海城市開放的環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陌生城市》有沿海城市的生活痕跡也是很正常的。”
林安白也知道作者的想象力是構成作品的主要因素,很多名著并不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不過他還是無法相信,一個只有十七的少年,能夠寫出內涵這么豐富的小說來。
若不是親眼所見,恐怕很少人會相信小說是出自一個少年的手。
好在他的署名叫赤腳樵夫,讀者無法知曉他的年齡。
“你每月20號前必須寄三萬字稿件到編輯部,以便編輯部排版。雜志每月連載你的長篇小說《陌生城市》三萬字,我們給你現在最高的稿酬,千字15塊,你認為可以吧?”
林安白解除了心中疑惑,直接跟他談起稿酬的事情。
潘大章當然也知道,詩的稿酬是按行計算的,小說的稿酬是按字計算的。
千字15塊,三萬字就是450塊。
相比于他現在開店經商,數額雖然不算多,但是發表小說并不能用金錢去衡量。
林安白又接著說:“看連載產生的效果,假如效果不錯,小說完結后,可以申請幫你出版。那樣產生的版權費,比這些稿費可能更多。”
這一世假如新華書店的書架上,有自己寫的小說和詩集售賣,是一件絕對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沒問題。”潘大章點頭答應。
林安白拿出合約,擺在桌上。
“小潘,你看看合約,每月要準時供稿,違約的話要挨罰款的哦。還有完結后,達到條件幫你出版發書,上面也明白寫了這一條。小說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你也仔細看看。”
潘大章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認為沒有其他的問題,就在上面簽了自己的名字。
林安白也簽上名字,合同上已經加蓋了雜志社的公章。
兩個人客氣握手。
“祝愿合作愉快。”
走出辦公室,謝東生迎了上來。
“去招待所吧,估計領導都等急了。”
謝東生騎了一輛自行車,馱上林安白。
潘大章緊隨其后到了招待所。
柳夢秋站在招待所大門口,焦急地望著外面公路。
看見謝東生幾人,舒緩了下來。
謝東生跟她介紹林安白。
“林老師,《江山文藝》編輯。”
“縣宣傳部副部長柳夢秋同志。”
柳夢秋:“歡迎林老師來俞督縣,我也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只是沒有小潘同學的水準。”
她帶他們到了餐廳包廂。
里面坐著曹向東、林正雁,還有宣傳干事徐梅娟。
幾人見了林安白,都是客氣寒喧一番。
又對潘大章的小說能夠在《江山文藝》雜志上刊登,表示了祝賀。
“小潘,二個月后岡州開文代會,我把你的名字報上去了。你完全可以代表我們俞督縣文聯去參加這個會,以往我們去參加,因為沒有在報紙雜志上發表作品,相比其他縣份,我們汗顏哪。現在有你小潘這面旗幟,今年我們完全可以挺直腰桿說話了。哈哈……”曹向東喜形于色地說道。
柳夢秋和徐梅娟在向林安白討教如何向雜志投稿,以及如何有更大的機率可以采用的問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富顺县|
和田市|
伊金霍洛旗|
抚远县|
五莲县|
涿州市|
原阳县|
常山县|
永靖县|
琼中|
湖口县|
绥阳县|
长岭县|
陆川县|
准格尔旗|
武邑县|
利辛县|
湖南省|
钟祥市|
安顺市|
湘潭市|
南江县|
申扎县|
林芝县|
邢台市|
郧西县|
靖安县|
突泉县|
宜宾市|
合江县|
蛟河市|
河西区|
奉节县|
永宁县|
芷江|
双桥区|
黄冈市|
深州市|
华阴市|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