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時上課鈴聲響了。 教室內開始安靜下來。 第一節課是涂老師的語文課。 她捧著一疊作文本進了教室。 “起立!” 潘大章帶頭起立:“老師好!” 涂老師:“同學們好,請坐!” 她示意大家坐下。 “班長同學,把作文本發下去。” 潘大章把一組一組作文本,分開放在前面第一張桌位,叫大家分別往后傳遞下去。 可是他作文本卻在涂老師的手上。 老師肯定又是把他的作文用來作示范了。 果然,涂老師說:“今天這節課,我們講評講評上個星期五安排的作文。” 她在黑板上寫下:我對未來的設想。 “這個題目很簡單吧,可議論文、可敘事文、也可寫成小小說,詩歌體都行。” 涂老師敲了敲桌子,感慨地說:“通過這篇作文呀,我發現了許多問題,我們班許多同學思想上出現了許多狹隘的思想,偏激的情緒。” 她從手邊翻出一本作文本。 潘大章緊盯著她手上的作文本,發現并不是自己的。 安下心來。 我寫作文怎么會思想不正呢? 所以不可能當作反面教材來批評。 “我給大家念念呀,應該這作文想象力還是很豐富,富于超時空的想象,詞句意思也表達清晣。” 她翻開作文本念道: “二十年后,我成家了,娶了一個美麗賢惠的妻子。 響應國家號召,只生養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這時候,我家的生活變得特別富裕,家里有了現代化的家用電器,還買了車。 在城市有很好的工作單位,穩定的收入,很好的發展前途。 家里還購買了一輛上海牌橋車。 休息時間我都開車帶妻兒去外面旅游。 有一個星期天,我們去岡州通天巖風景區旅游。 在風景區門口處,兒子指著一位衣襟襤褸,面容憔悴,連走路都走不穩的老頭對我說:“爸爸,這老頭真可憐,那么老了,他都在乞討流浪。” 我對貧困的人歷來都是抱有同情心的,可是當我看清老頭的面容后,我的同情心便化作了云煙消散了。 他竟然是我讀高一時的化學老師。 這老小子因為我一次作業做得潦草,竟然罰我站了一節課。 職業操守不好的人,丟掉工作也是正常的事。 脾氣不好的人,成了孤家寡人也是情理之中。 我決定以他的事例,好好教育孩子。 “老板,行行好吧,我二天沒吃飯了。”我曾經的化學老師,乞憐的對我說。 這聲音簡直是大美妙了。 “你哀求我一聲,我就給你一塊錢。” 我給了他一塊錢。 此時他也認出了我,內心一陣慌亂,但還是忍不住對金錢的誘惑,接連哀求了我十多次。 害我又白給了他十多塊錢。 不過說實話,因為這件事,我一整天的心惜都格外舒爽。……” 涂老師犀利的目光盯著班上的徐觀華同學。 全班人的目光也投向他身上。 許多同學還捂著嘴笑出了聲。 “這是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恨呀,你把教過你書的老師,刻劃成了二十年后的一個乞丐,你心情就舒爽了? 老師上課處罰了你,過了二十年,你都還懷恨在心? ……我們在分析分析這篇作文呀。 文體、修飾、辭句都沒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思想上,三觀不正呀,我的同學。我給你一一指出來呀? 二十年后你發財了,帶妻兒去旅游了。你的父母呢,他們養大你,容易嗎?去旅游不帶上他們? 你這逆子,不會是說你父母二十年后,都不在了吧? 第二點,把老師想象成乞丐,向你乞討。 而且還向你哀求一次,就給他一塊錢? 你這是一種扭曲的變態的心理活動吧。 還要拿這件事去教育孩子。 我想問問你,怎樣去教育孩子? 你小時候對孩子進行了批評,甚至打罵,那么你孩子是不是二十年后,該恨你入骨?” 徐觀華低著頭不吭聲。 涂老師翻出另外一本作文本。 凌翔低聲對前座的蔣家聰說:“又是潘大章的。” 蔣家聰:“這老小子確實作文寫得不差。” 涂老師:“大家來聽聽班長寫的這篇作文,看他的想象力,以及對現實的描述能力比前一篇好在哪里。” 涂老師:“要么還是請潘大章同學,自己要讀讀他這篇超現實主義想象文吧,好不好?” “好!”全班同學鼓掌叫好。 潘大章經歷這樣的事也不是一次二次了,所以很自然地走前去,從老師手里接過作文本,站在講臺上。 跟涂老師相距不到半米距離,鼻翼間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讓人心潮澎湃。 他連忙收斂心神,輕輕咳了一聲。 開始念作文: “未來整個社會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低矮的建筑被規劃整齊,綠化美麗的小區所取代。 狹窄的街面得到了徹底的改造。 不用二十年,十年之后,不管是生活環境,還是工作環境,都會有很大的改變。 城市與城市之間,修建了高速便捷的公路。 人們出行不僅可以坐飛機,還可以坐高鐵,甚至自己開車。 公路不再是狹窄的塵土飛揚的公路,而是經過了硬化,鋪上了松軟礪青路面的高速公路。 富裕起來的人開始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購買小車的家庭越來越多。 社會治安越來越好,犯罪率微乎其微。 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人民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整體實力躍居到最頂峰。 社會主義普世觀得到了世界大多數人民的認可。 商業有了寬松的環境,有經濟頭腦的人能夠在商海上,一展拳腳。 公營和私營企業都一樣受到尊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