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程雪梅母親住院,她請了幾天假。 涂老師怕她拉下幾節課,跟不上,找到她,特意說要替她補補課。 發現她每節課都主動自學過了。 而且作業都完成得很好。 好奇地問:“是誰去幫你補過課吧?” 程雪梅說:“是潘班長,把每節課老師講的內容都完整記錄下來,然后把筆記本送來給我,同時輔導我學習?!? 涂老師在班上公開夸獎潘大章。 要全班同學都學習潘班長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 凌翔酸溜溜地說:“或許換一個男同學,潘班長就不會那么主動了?!? …… 去喝潘德東和謝蘭蘭的喜酒,準備送什么禮物去呢? 他問潘廣春:“黎蘭英跟你去么?” “她說去?!? “那你們準備包個紅包去,還是買件禮物去?” “我們就包個紅包去?!? 潘廣春看著他說:“我們包個紅包去可以,不過你是老板,似乎應該買個貴重禮物去才合乎情理。” 本地風俗,買禮物去不管貴賤,是不會返退的,若是封個紅包,主家有可能退回。 潘德東不管他是不是潘族人的種,但他畢竟是姓潘,名義上是堂兄,而且他還慷慨幫過自己的忙。 “要么我們送輛自行車或者送臺縫紉機給他們?” 溫小芹倒是大方,一百多塊錢的東西,不加考慮就說送。 “可是人家都騎上摩托車了,單車、縫紉機早都有了,送去也是多余了。” 送東西,應該送個實用的。 價格上也是合適的。 這年代農村親戚朋友去喝喜酒,或者買幾斤豬肉,或者抓只家里養的雞,最差也是撿幾枚老母雞下的蛋。 溫小芹說:“要么你干脆封個幾十塊錢的紅包給他?!? 潘大章:“封個紅包太簡單了?!? 他想了想:“買個電飯鍋吧,我們現在用的那個電飯鍋就不錯,他們夏祺村現在也通電了。再買一床絲綢被面,一個毛毯給他們,就這樣定了。” 溫小芹拍手說:“這才象個大老板的樣子,說不定以后人家送個更貴重的禮物給你。” “以后你想人家送什么禮物給你?”潘大章玩味地看著她。 “人家送什么,你怎么可以勉強?” 溫小芹頓時感到中了他的圈套。 “你想得太遠了吧,八字還沒一撇呢,想什么呢?” 提前一天把禮物買好了。 潘廣春晚上加班把縫紉機多組裝了十多臺出來。 楊石頭笑呵呵地說:“你們去喝酒吧,店里的事我會處理的。” 錄像廳的杜善文也是表示他會負責的。 潘大章和溫小芹各騎了一輛單車,買的禮物綁在單車后座。 公路上塵土飛揚,看見個別有錢的人騎著摩托車,戴著頭盔,風馳電掣而去。 而他們兩個騎個單車上一個長坡,雙腳用力踩,終因坡陡,沙石路邊松散,路上又有公路維修工人在填土鋪沙,兩人只好下來推單車上坡。 “要是騎個摩托車就好,再陡的坡,一踩油門就上去了?!彼麑鄣脷獯跤醯臏匦∏壅f。 “那就買一輛唄,以后去什么地方,我都坐你摩托車?!? 兩人推著單車從幾個修路工身邊經過。 修路工推著一輛大板車,上面堆滿沙石,沿路把坑坑洼洼的地方填平。 “噗,笑死我了,兩個年輕人真會吹牛皮,摩托車說買就能買的?” 一個皮膚黝黑的修路工對同事說。 “人家有錢就能買了,這有什么好笑的?”同事認為他少見多怪。 “十五六歲的小孩,能有多少錢?” “人家爸爸是萬元戶,總行了吧?” 黝黑修理工不服了。 “假如你是萬元戶,你也有這么大的一個兒子,他嫌騎單車太累,叫你要買一輛摩托車,你買不買?” “我會打斷他狗腿,公路上還有這么多人走路呢,有單車騎還不行,還想買摩托車?” 萬元戶買輛貴的摩托車也能把家底掏空。 上坡后就騎車走路的潘大章自然沒有聽到他們的議論。 回到月舟村碾米廠,看見老爸跟孫震庭在忙碌。 老媽在忙著喂豬,連潘小章都在幫忙切豬食菜。 “阿姨,我來幫你。”溫小芹把單車支在門口,走進榨油房豬舍,就幫鄒秀花做事。 “你們兩個今天知道回來呀?” 鄒秀花看見兒子單車后座上綁著禮物,問道:“是德東去給你們發了請柬?” “是呀,他沒有叫你們也去,他跟他爸是怎么回事,鬧到說斷絕父子關系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