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廖庭佐聞言樂呵呵道:“老頭子我身子骨硬朗的很,進來坐吧。” “好嘞。”何易二話沒說,走了進去。 剛一進門,何易就看見門口玄關對面,掛著一幅被裱起來的詩詞。 何易見狀不由一愣。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這不正是他之前作的那首《端午》嗎? 好家伙。 合著廖會長把這詩拿回去后,直接裱起來掛在了玄關? 廖庭佐看到他的視線,笑呵呵道:“之前端午詩歌大會,你不是沒來,寫了這首詩嘛。” “我把他帶到現場去了之后,這首詩贏得了非常多人的喜愛和追捧。” “甚至有很多人嚷嚷著想買下來。” “最后我沒賣,協會的一批又一批成員就想來我家參觀一下。” “我作為會長,又不好拒絕。” “可要是不拒絕吧,每天陸陸續續的來人,我這開門都開煩了。” “最后索性掛到了玄關口。” 何易無奈的笑了笑:“不至于吧,不過就是一首詩而已……” “怎么不至于?”廖庭佐撇了他一眼,道:“雖然說,文人自古相輕,可如果對方的水平真的高到了一定的境界,那就只會令更多的文人追捧。” “現在整個京城的詩歌、書法圈子,就沒有不知道你何易名字的。” “嘶~”何易一臉驚訝:“我這么有名啊?” 廖庭佐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你以為呢?尤其是你那一首《水調歌頭》,在許多人深度研究之后,更是讓好多些個文學大家拍手稱好。” “之前還有詩歌協會的成員造謠,說是我幫你寫的這首《水調歌頭》。” “結果我還沒來得及澄清呢,一個文學大家直接指著那人的鼻子罵:就廖庭佐那個水平,要是能寫出來《水調歌頭》,我把頭砍下來給他當凳子坐!” 何易坐在旁邊,聽的一愣一愣的。 他雖然一直都是京城詩歌協會的成員。 但說實話,他自己都不知道,原來詩歌協會里,還有這么多關于自己的故事展開呢。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廖庭佐問道:“你今天來是干嘛的?總不可能就是來看看我這個老頭子吧?” 何易擺了擺手:“不至于,我就是單純的來看看您老身體怎么樣,再順道給您拜個晚年,謝謝您過去一年對我的關照。” “您對我的好,我何易都記在心里呢,以后您有啥事兒想找我幫忙,都別客氣,自己人!” 廖庭佐樂了:“還算你小子有良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