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越與莫立時約定了上山的時間,又向他告知了上山之后請山門巡守通報的方法,確保他能找到自己之后,便帶著林霖離開。 回去的路上,江越向林霖詳細解釋了這所謂星巖的用途和意義,后者雖然幾乎完全沒有聽懂,但眼神里還是掩飾不住歡喜。 畢竟對她來說,只要江先生覺得有用的東西,那就一定是有用的,她只要堅定地站在一旁支持便好了,自己反倒是不需要思考太多。 回到絕圣門中,江越送林霖回到水殿后,自己才去往機造房,此時時間還早,他作為執掌又不用守他定下的不準加班的規矩約束,便決定先過去把傳送門的原型造出來。 說是原型,其實也不準確,畢竟在營救陳少安的行動中江越便已經做過一次了,但那一座傳送們被他交給了正教,所以對于機造房來說,這次造出來的傳送門還是第一座。 因為早就對騰云訣的法訣和轉化而來的陣法熟稔于心,江越的進度很快,不過花了兩個時辰便已經將陣法完全蝕刻到晶玉組成的底座之上,他激活陣法之后,空間隧道如期而至,但因為沒有輸入準確的坐標,另一頭其實不知道是連接著哪里。 不過,只要能夠啟動就已經算是成功了,至于后續的完善工作,他還是打算留給陳燁他們來做。 這種細枝末節的東西如果也要他親自動手,那實在是有些浪費時間了。 他思索了片刻,又開始在紙上繪制傳送門的圖紙,以供陳信后續制造時作為參考用,畢竟這一次的傳送門是要大批量制造的,如果沒有對每一個元件進行標準化處理,很可能造著造著就發現產品的質量開始不受控制地下降。 而這種涉及空間的神通,一旦質量下降的話,是很容易造成災難性的后果的。 忙活了半宿,到了明月高懸,七報堂巡守敲過了三更鑼鼓的時候,江越才最終收起了初步成形的傳送門和圖紙。 他本來打算立刻回去睡覺,但是卻絲毫沒有困意,索性留下來繼續考慮靈能電報機的事情。 按照他的設想,如果要一步到位設計出靈能手機,那樣的難度太大,而且對基礎設施的要求太高,短時間內不利于實現。 單純通過靈力的糾纏屬性,能實現的功能其實很少。 按照江越這段時間對這個世界上靈氣基本原理的研究,不同區域的靈氣不僅僅具有糾纏屬性,其實還具有衰減屬性。 簡單來說,一個區域的靈氣發生波動,遠在萬里之外的靈氣也會相應地發生波動,但這種波動的幅度已經衰減到幾乎無法探究的程度,只有金字塔最頂尖的那部分修士,甚至是只有圣人,才能從蛛絲馬跡中感知到萬里之外的波動。 可如果這個距離縮減到百里、十里,靈氣之間的糾纏屬性就要強烈得多了。 所以,江越要做的,就是利用這種逐漸衰減的糾纏屬性,去傳遞出盡可能多的信息,那么他所要傳遞的信息就一定要設計成最為簡單的形式。 簡單的來說,就是有、無、長、短,這四種。 跟前世利用無線電波傳遞信號的電報機如出一轍。 江越先利用基礎單元中對靈氣波動影響最大的空間單元設計了一個簡單的靈能陣法回路,又掏出自己做的蝕刻有尋靈訣指南針作為觀測器,每當他接通靈石供能序列時,空間單元便會被激活,產生一個足夠尋靈訣在遠處識別到的靈力波動。 江越設計了一個計時裝置,讓空間單元每隔幾秒便接通一次供能序列,然后自己拿著指南針向機造房之外走去,他想要試驗一下,一個僅由單枚晶玉供能的空間單元所產生的靈力波動,在多遠的范圍內能夠被尋靈訣捕獲到。 一直從機造房走出,走到自己的小院附近,靈力波動才開始衰減,但仍然能夠觀測,這得益于將于此前對尋靈訣陣法的優化,通過多條陣法回路并行,可以排除掉一些不屬于觀測目標的靈力波動雜波,結果不僅更加準確,探測范圍也有極大的增加。 但是,如果僅僅按照這樣的趨勢,繼續拉遠距離到二十里以上時,靈力波動就再也不能被捕捉到了,這對于一臺電報機來說,它的有效范圍實在是太短了。 無奈之下,江越只好回到機造房中繼續做優化。 他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功放原理來擴大尋靈訣的功率,但經過嘗試后發現,無論再怎么設計,尋靈訣的捕獲范圍也是有上限的,最多到達五十里之后就是極限。 可是飛星城附近鬼魈門的控制范圍達到百里之廣,五十里的范圍根本不夠把信息傳遞出去。 難不成,還得在他們的控制范圍之內設置一個中繼器,通過二次轉發實現信息傳遞? 可是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變成了后世的蜂窩網絡的建造原理了,不僅僅需要終端設備,還需要信號塔和天線。 那還不如真的擴大終端的空間單元的功率,直接造手機算了。 江越搖了搖頭,給自己的茶缸倒上了滿滿的一杯茶水。 不能使用功放、不能使用中繼,但尋靈訣的范圍又是有限的,怎么才能解決傳輸距離的麻煩呢? 仔細回憶一下,前世里的通訊網絡好像都是通過設置中繼和提高功率這兩種方式來增加傳輸范圍的,江越要繞過這兩種思路,就要進入到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的荒漠之中,完全靠他自己的奇思妙想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