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眾將大驚,夏猛一死,如今該為之奈何? “咱們還應該按照夏校尉的計劃去支援大帥!”一司馬說道。夏猛死的太過突然了,幸好沒在戰(zhàn)時,如果正值交戰(zhàn),那么這將近一萬的騎兵恐怕要立即潰敗。 如今剩余的兩名司馬還能勉強維持住局面,只要不進行大規(guī)模的戰(zhàn)斗,將騎軍帶回去是沒有問題的。 但如果遭遇埋伏,剩余的這兩位司馬很難指揮好軍隊,畢竟這支騎軍的統領一直是夏猛,他們認的也只有夏猛。 這兩位司馬要想統領好軍隊,必然是要經過一系列的手段整合諸將,甚至兩人之間也必須有個上下領導之分。 不過顯然這兩人心思都不是很純粹,都不想放棄這次能夠統領全軍的機會,不過兩人顯然還知道一點輕重,沒有發(fā)生沖突,而是商議接下來該怎么辦! “我認為還是走大沙河,畢竟咱們已經走到這里了,折返回去,也不知道有沒有埋伏,現在軍中人心不穩(wěn),還是穩(wěn)妥為好!”剩下的一個司馬也同樣認為應該按照夏猛之前的計劃支援大帥,但對于從哪條路回去,兩人產生了爭執(zhí)。 一人認為還是按照原計劃,沿大沙河返回。 而另一人顯然有些懼怕擺放在河岸邊上的石堆,認為應該回去走大北山,大北山的炊煙定然也是敵人布置的疑陣,雷厲兵馬本來就少,怎么可能還分兵埋伏? 兩人爭執(zhí)不下,最終竟一分為二,一司馬帶一半騎兵走大沙河,另一司馬帶剩下一半騎兵返回大北山,準備從大北山附近的主道直接通過。 這就是夏猛這一主將突然死亡產生的必然后果,剩下的兩名司馬相互不服,最終造成了這種分裂的局面。 使得本來頗具戰(zhàn)斗力,可以改變整個戰(zhàn)局的一萬騎兵,徹底喪失了統治力。 不過如果二人都能帶兵返回大營,那么有曹軍大帥坐鎮(zhèn),這一萬騎兵依舊可以整合起來,但雷厲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嗎? “報!” 一名哨騎拼命打馬來報,竟還有一支箭矢在后背不停搖擺,哨騎終于堅持不住,翻身摔落在地,強撐著道:“司馬,前方十里外有大軍列陣,最少有三千精騎,五千步卒!” “打的是誰的大旗?” “是雷字大旗!” “雷厲!?” 軍司馬大驚失色,隨后強自鎮(zhèn)定,謂左右道:“咱們尚有精騎五千人,敵軍騎兵不過三千人,步兵行動遲緩,完全可以不必理會,咱們只要擊潰那嚴國的三千騎兵就行了。” 軍司馬很快安撫住眾將,從這一方面看,這位軍司馬倒是有點名將的影子。 雷厲撫著頜下胡須,看著眼前士氣不振只有大約五千人馬的曹軍騎兵,心里卻是暗道:“沒想到真的被那諸葛亮全部料到了,劉宣倒是真有本事,竟能籠絡住黃忠這樣的勇將和諸葛亮這樣的智謀之士,頗有識人之明。” 甚至雷厲認為諸葛亮的能力不亞于朱同,實際上雷厲沒有查看他人屬性的能力,僅從經驗上也只看到諸葛亮善于急智,所以雷厲就給諸葛亮安了一個模板,類似朱同這樣。 如果諸葛亮跟隨雷厲多些日子,想必評價又會往上升一升。 如果諸葛亮不是劉宣的人,雷厲都想征辟諸葛亮為自己屬吏,但是不行啊!畢竟劉宣是雷厲認同的繼承人,不出意外,早晚是兩千石,沒必要因為一個人而互生嫌隙,畢竟如今雷厲四十有九,已經稱得上是老夫了。 劉宣如今立下不小的軍功,雷厲非常想保一保劉宣,不至于因為得罪閹宦而被免職,畢竟如今劉宣的功勞已然不小。 雷厲見曹軍騎兵已經列好陣,也不客氣,直接呼喝一聲,率領三千騎兵直沖向曹軍騎兵。 “放箭!” “放箭!” 雙方精騎皆可馬上用弓,稍一迫近,箭矢不絕,皆有騎士因被射中而從馬下墜落,但如果開了天眼觀看,曹軍一方墜馬五人,雷厲一方才落馬一人,雷厲因統率加成的緣故,雙方雖然都是精銳,但嚴國三千精騎明顯強于曹國五千騎兵。 雷厲手中幻化出一柄鬼戟,朝著敵將方向甩了過去,鬼戟旋轉出一道光圈,絢爛無比,速度其快,正中曹軍司馬,司馬面門造了一擊,但畢竟有兜鍪作防護,雖然遭受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但并沒有一下子被擊殺。 第(1/3)頁